浅谈中国十年摇滚(1989——1998)中的情爱主题
一只碗叮当 于 2005.06.13 07:11:03 | 源自:未明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因为支持论点的需要,笔者在开始本文的主题之前,需要先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中国,摇滚乐是否属于流行音乐范畴?显而易见的是,摇滚乐在中国从来没有像在西方世界那样,占领乐坛的主流地位;而中国的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摇滚人也几乎没有一个能在名誉和物质上得到西方摇滚乐手那样丰厚的回报。虽然中国摇滚曾经在90年代达到过现在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并且像崔健、唐朝这样的大牌的唱片也有过上百万张的销售纪录(盗版不算),但是从总体来说,当时的唱片公司依然不愿意销售中国的摇滚乐,因为港台的流行音乐更加好销。
中国摇滚通常站在中国流行音乐(在大陆俗称为"通俗歌曲")的对立面,在这里"流行音乐"这一词指的是流行音乐工业的产品、概念、制作过程。流行音乐主要产生于香港和台湾,这种流行音乐与西方的有所不同:它实行的是各部分完全独立的分工合作……这些歌手通常被所在的唱片公司按预定的形象去包装宣传。大陆的流行歌手一般从属于"单位",也就是说,在形式上他们是国家机关的职员。他们的歌曲以"易听上耳的爱情歌曲"为主,也就是说,这种流行歌曲的形式较为单一,无论是音乐风格还是表达内容。
由此可见,中国的流行音乐业,可以说是一个大量依赖进口的文化产业,摇滚在中国的出现,本身就伴随了一种独立于流行音乐之外的姿态。我在这里把它看作是继大陆主流音乐和港台与大陆流行音乐之外的第三种音乐势力。
无论是意识形态控制还是反意识形态控制,也无论是官方文艺机构、流行文化还是民间(地下)文化群体,都无一例外地会选择情爱作为重要的手段来实践和传播自己的理念。显而易见的是,前两者通过将情爱的单纯化、偶像化和虚拟化,在消费群体中取得了压倒性的占有率。同样,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金钱名誉的追求同将爱情单纯化、偶像化和虚拟化是陈陈相因的。虽然,港台的流行音乐在早期也出现过像罗大佑、赵传、李宗盛这样反思人生,兼顾思想深度和音乐形式的了不起的音乐人。然而,随着港台唱片工业的发展和商业动机的需要,工业化的生产和包装手段使得像这样的音乐人也已经渐渐从音乐界淡出,成为一种传说似的存在了。在这个领域里,情爱主题的演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程式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其结果就是偶像崇拜和无病呻吟代替了个人的深沉思考和感悟。
反观中国摇滚,会发现在这十年摇滚的发轫期中,中国摇滚人对于情爱这个主题一以贯之地坚持着他们独立的准则——从个人生存体验出发,还给爱情最真实的状态。这种真实状态的回归,是对流行文化的公式化运作的对抗,是对单纯化、虚拟化和偶像化的嘲弄。他们讴歌情爱,但是一方面对情爱抱有想通过它被救赎的宗教式期盼,另一方面又对情爱的作用产生怀疑;他们乐于扮演行路人的角色,将情爱作为跋涉途中歇脚的客栈,同时又时常表现出一种充满厌倦和疲劳,希望在情爱中找到归宿的情结;他们不相信婚姻,也不相信纯洁的精神恋爱,他们的爱情是充满肉欲的,他们把性作为手段来宣告自己的存在,同时又在性中失落自己。他们将一种充满焦虑、冲突、矛盾的状态上升到美学层面,并通过自己的音乐将这种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谈一下中国摇滚情爱主题的若干特征。

一.零余者的心态

摇滚乐是继爵士乐之后在西方兴起的音乐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摇滚乐在美国的出现,从政治和哲学角度,是伴随着对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人性的社会现存制度的反叛的姿态的;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它是西方传统的酒神精神的现代载体;当然同时,它也是与年轻人的经济宽裕分不开的。然而在中国,摇滚几乎没有作为对抗现实制度的武器公开出现在舞台上;同样,在中国这个讲究温柔敦厚的儒家气质的民族里,摇滚是缺乏能欣赏它的审美基础的。讽刺的是,摇滚到了中国,不但没有像西方那样成为主流音乐,反而更多地具备地下性质,中国的摇滚人往往在经济上处于捉襟见肘的地位。摇滚乐在老百姓的眼里成了“找不着工作,游手好闲的人才会做的事情”。所以,没有政治活动和哲学思潮作为后盾的摇滚活动在中国这块缺乏(甚至可以说是逃避)狂欢气质的土地上不可避免的被归入亚文化状态;而经济上的困窘,使从事摇滚事业的人沦落到社会边缘人的境地。这些处境使得他们,具备了一种和五四时期的郁达夫、鲁迅一样的社会零余者的气质。由于摇滚人的这种零余者气质,使中国摇滚中的情爱,体现了矛盾和焦虑的特质,这种特质一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宗教式期盼

  • 落叶的季节里 感到阵阵寒意/还有你...../孤寂的日子里 对抗着我自己/
    还有你....../害怕这心的爱是否将被破坏/担心那未来 更担心我的存在
    寒冷的雨夜里 像有人在哭泣/还有你....../广阔的脑海里 是从前的记忆/
    还有你....../得到的爱是不是永远存在/怀疑那未来 更怀疑我的存在
    ——《还有你》窦唯

    窦唯在这首歌里用“还有你……”这句浅唱低吟的四次反复突出了在困境中,爱情给他带来的力量。仿佛只要心中还有那个心爱的姑娘的存在,就能挺过那难堪的困苦的境地,迎来百花齐放的生活。两段歌词的前半部分都表达了对这种对爱情的依恋,并且希望爱情救赎自己的宗教情绪。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种浅薄的煽情状态,而是在这钟宗教式的期盼中表达了对爱情的独立的反思,进而体现了矛盾的力量。这种反思一开始还停留在浅层的“害怕”,害怕失去爱情,进而失去生存能力;到了第二段,思考上升到怀疑的层面,用一种反问的口吻对于爱情的永恒性提出了置疑,更进一步怀疑抱有那种宗教情绪的自己的存在状态。窦唯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典型的边缘人的精神状态——渴望能找到精神依托,然而又怀疑一切。

    2.戏谑与反思

    除去以上这些表达方式,同样是社会零余者的张楚,从他的个人气质里找到了与这些喃喃独语完全不同的然而又殊途同归的个人话语:
    我说我爱你 你就满足了/你搂着我 我就很安详...你说我们的爱情不朽/我看着你 就信了 ...我想着我们的爱情/它不朽 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
    ——《爱情》张楚

    张楚在这里用很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一对年轻男女互相表白的画面,渗透了一种纯洁感人的气息。这种白描式的抒情笔法,很恰当地衬托了那种青春做伴的单纯和美好。然而作为杰出的摇滚歌手,他的思考也超越了那种简单的抒情,进入了否定的层面。他在歌词的后半段用了假设的方式:假设爱情是不朽的,那么它就会像古董一样,被厚厚的灰尘覆盖,失去昔日美好的光泽。显而易见,灰尘在这里象征了冰冷的现实世界对美好感情的消磨。张楚的语言在这种侃侃而谈中展现了含蓄的张力,并且用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戏谑,使表达出来的对于生命的反思极具有震撼力。
    这些林林总总的例子,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中国摇滚人的心情画卷。在这些形形色色的零余者的眼中,情爱被揭去了单纯、虚幻的面纱,以一种焦虑的、伤感的然而又时而惊艳的姿态,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对理想的追求

    1.理想的永恒追求

    虽然摇滚人对于这个世界一切既存的东西都是怀疑的,但是理想在他们的心中,依然永远居于最高的位置。对理想的永恒追求,是中国摇滚的主要主题之一。所有杰出的摇滚人,都用他们各自的方式从许多的角度表达了他们追求理想的坚韧信念。在情爱这个领域,他们往往乐于扮演一个无尽行走的“过客”,即使明知或许前面只有“坟”(6),也要去撕开现实世界的虚伪,寻找被掩埋的理想。
    要爱上我你就别怕后悔,因为一天我要远走高飞,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也不愿有人跟随。
    ——《假行僧》 崔健
    不管时空怎样转变/世界怎么改变/你的爱总在我心间/你是否明白/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就是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着
    ——《执著》 许巍
    然而他们终究还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心有的时候很脆弱,也需要关怀。而爱情就常常成为他们跋涉时暂时的归宿。在理想面前,爱情并不是脆弱的,但是对摇滚人来说,理想是漂泊的,而漂泊不属于爱情。所以虽然要面对别离,他们还是选择离开,离开爱人,让她们远离痛苦的生活。过客永远都不能带上爱情,但是过客永远都怀念自己的每一次真情,他们既有浪客的执著,又同时期望自己像放飞的风筝,能有一个人牵着自己的线,当有一天无法再飞翔的时候,能有个地方收留自己。
    在情爱领域,虽然理想和爱情不处于激烈的对抗状态,但是它们往往被描绘成难以两全的梦想。摇滚人在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同时,往往怀抱着对爱情的依恋,这种“过客”式的气概和前面叶落归根的情结构成摇滚乐中的又一对展现生存力量的矛盾,只是这种力量往往浸透在伤感和坚强混合的氛围中。

    2.理想的失落状态

    杰出的摇滚歌手是永远站在现实的对岸的,他们关注现实,挑战现实,批判现实,他们怀疑一切已有的制度。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情、性、冰冷的现实世界和理想总是处于一种焦虑的对抗状态。他们就像一个钟摆,在许多对的矛盾中间摇摆不停。

  •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 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崔健
    摇滚人虽然崇尚理想,可是对于理想在冰冷现实中的无奈他们是有深切体会的。崔健在他的成名曲《一无所有》前半段表达了这种无奈在爱情中的表现。在今天看来,《一无所有》里表达的情绪恰恰吻合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当中国人固守的传统观念正被一步步打破,新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的时候,那代人的精神上好像被洗劫一空。"一无所有"是80年代青年茫然无助的最好写照。(10)60年代出生的崔健,亲身经历了这个社会告别红色理想,进入赤裸裸追求的物质的时代。他借着这首歌表述了他这代人在这个时代中的失落,“追求”“自由”这些在以前的时代里闪闪发光的词眼,现在已经一文不名了。
    我一事无成/但不清闲自在/我白日做的梦/是想改变这时代/我现在还无能/你还要再等待/你是否还要我/如果我失败 ....你在我的身下/我在你的身上/你是否感觉到这/无能的力量
    ——《无能的力量》崔健

  • 崔健的理想是改变这个拜金主义的时代,然而他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在大时代中自己的无能使他充满了失落。能做的就是用原始的性的手段来找回一点自我认同感。性在他们的生活中被无意地扮演成了对抗在于现实斗争中的无力感的手段。在面对生活挫折的时候,摇滚人和郁达夫这样的零余者都寻找性手段来慰籍自我,然而这种生理上的冲动,却从来都没有力量真正使他们摆脱困顿。于是摇滚歌曲里经常出现一种情景,一种漂泊无依而渴望回归的情景:
    我想在让我最心动的幻想/心动的歌声中离开/我想在让我最心动的爱人/温暖的怀抱中离开
    ——《遥远》许巍

    这一种典型的零余者的心态,反映了在追求理想的漂泊中,总是希望最终能叶落归根的情结。而在情爱主题的演绎中,这个故乡的意象往往被置换成深爱的姑娘,许巍深情诉说着他对纯洁爱情的依恋。这种失落后的呼唤常常与追求中的执著和性的无能一起,构成激发摇滚生命力的冲突。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

    所谓的摇滚精神,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永远保持批判的精神。虽然在中国,摇滚没有被用来作为公开反抗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武器,但是自我反思、审视现实、批判扭曲的社会现象依然是摇滚乐的精神核心之一。在情爱这个主题里,摇滚人直面自己的困惑和反省自己的爱情观,并对虚伪的性进行无情的嘲讽和揭露。他们的批判精神在这个讲究礼仪廉耻的国度,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不顾一切的执拗。

    1.赤裸裸的批判

    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 /大家应该相互交好/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生命象鲜花一样绽开 /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 /没有选择 我们必须恋爱 
    鲜花的爱情是随风飘散 /随风飘散随风飘散/他们并不寻找并不依靠 /非常地骄傲 
    孤独的人 他们想象鲜花一样美丽/一朵骄傲的心风中飞舞跌落人们脚下/可耻的人 他们反对生命反对无聊/为了美丽在风中在人们眼中变得枯萎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张楚
    在《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首著名的歌中,张楚讴歌了一种执著地坚持孤独的心态。可以说,这首歌是富有典型的摇滚精神的。张楚写作这首歌的时候是1994年,然而当代的社会现实可以证明他是很有远见的。他针对恋爱泛滥的现象,用了反讽的手法,嘲弄了当代年轻人精神空虚的生存状态——在精神上没有追求,所以“没有选择,我们必须恋爱。”但是,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并不寻找并不依靠”的,而懂得这个道理的“孤独的人”却为了坚持自己的“美丽”在人们眼中渐渐枯萎。这是一首为坚持孤独,坚持原则而失落的人们写的墓志铭。可以说,在这里,张楚进行了一次对庸俗的情爱的哲学性批判。
    姑娘姑娘 你漂亮漂亮 警察警察 你拿着手枪/你说要汽车你说要洋房/我不能偷也不能抢……姑娘姑娘 姑娘姑娘/你钻进了汽车 你住进了洋房/你抱着娃娃 我还把你想/交个女朋友 还是养条狗 
    ——《姑娘漂亮》何勇
    我走就走吧 你不再需要/本性的满足 你早已经得到/世上的异性 你体会不少/没有我你可再换新交
    谈什么爱情谈什么得到/在这个世界上真诚有多少/想得到你就耐心的寻找/如果你寻不到也不必多想 
    ——《体会》黑豹 
    和张楚相对的,何勇的朋克精神和黑豹的重金属风格,选择了呐喊式的演唱+激烈的音乐+辛辣的歌词的组合来批判爱情交易和虚伪的性。这种简单直白的咆哮,仿佛将一种摇滚的精神实体化,并且摆在我们的面前,让所有有勇气聆听他们的声音的人怂然动容。

    2.真诚的自我批判

    另一个方面,摇滚人在批判自己沉溺于空虚的性难以自拔的时候,往往在反省中加入一种深深的惆怅和自责。
    那些来去匆匆姑娘 带我走进欢乐梦乡 /却使我越来越习惯 对漂亮的眼睛撒谎
    ——《天堂》唐朝乐队
    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欲望像野草疯狂地生长/他们像苍蝇总是飞来飞去/在我身边 侵蚀我身体 
    ——《在别处》许巍 
    这种社会边缘人的惆怅和自责,不但闪耀着良心的光辉,同时,作为聆听者,我们能从这里感受到潜藏在表面以下的东西——一些社会的异化,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扭曲。
    中国的摇滚人,通过赤裸裸的批判和真诚的自我批判在情爱主题中达成的默契,展现了他们思考的力量。这种避开了遮遮掩掩和商业包装的真实存在,其意义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情感发泄,更进一步揭示了人的生存状态,催动听众对自己的生活的实质进行反思。可以说摇滚乐真正的意义所在,就是这种表面喧嚣下静静流动的思想的洪水。

    纵观全文,我想总结的就是,虽然情爱被中国的摇滚歌手们用来作为反抗现实,讴歌理想的手段之一。但是摇滚人本身在这个方面却有着远比他们的立场要复杂得多的感情。这种复杂的感情源于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导致的对生活的反思和怀疑;也同样源于丰富的生命感受。从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恰恰是这种复杂与摇摆不定的焦虑状态迸发出来的力量,赋予了摇滚乐更高的价值,因为它使“符号在新语境中的重复功能”得以实现,从而使摇滚乐具有一种“复调”性质。可以感受到,和主流意识形态庸俗肤浅以及流行文化故作单纯的情爱主题相比。摇滚人的确立志于通过情爱来表达一种生存的真实的状态,一种充满矛盾的,随心所欲又有所坚持的理想蓝图。他们的情爱充满在性、爱情、理想和冰冷世界中左冲右突的力量。无论是零余者的种种焦虑,难以两全的理想和爱情,还是互相契合的批判和自我批判,都使得后来的人们,能够从其时代的思维方式出发,对它们进行解读,并对爱情的真实状态保持清醒的认识。
    我想我无法在这里预言中国摇滚会在多少年后复兴,或者它能否复兴。然而,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我们都需要这种焦虑的冲突的不妥协的声音在五光十色的滚滚红尘之外向我们呼喊,提醒我们打碎虚幻的枷锁,擦亮眼睛,看清楚这个世界!

    本文中凡是涉及中国摇滚的部分,都限定在中国大陆的原创摇滚范畴。而本文所选用的是1989——1998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国摇滚歌曲的歌词,故称十年摇滚;特此说明。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22.092.210.***
    222.092.210.***
    发表于2013.09.28 22:52:21
    9
    03
    作者只讲了大陆的摇滚,而没有提港澳台,因此Beyond不算。
    不过了,希望作者有时间再写篇包含港澳台的摇滚。如果伍佰、罗大佑、Beyond都算的话。
    发表于2013.09.01 21:42:23
    8
    123.122.023.***
    123.122.023.***
    发表于2013.09.01 21:39:53
    7
    116.233.***.***
    116.233.***.***
    发表于2009.10.06 18:59:06
    5
    222.240.***.***
    222.240.***.***
    4
    发表于2006.11.28 00:17:26
    3
    211.094.***.***
    211.094.***.***
    发表于2005.11.15 14:16:43
    2
    218.066.***.***
    218.066.***.***
    发表于2005.06.13 11:08:55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93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