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微单,谁领风骚? 微单的优点缺点
夏昆冈 于 2011.09.22 09:16:36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9.71/272

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微单与数码单反谁优谁劣,争论不休。我们尝试着从体积、性能、功能、结构等角度来看看,微单有哪些优缺点。

体积

  • 没有反光板、小法兰距,让微单具有天生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可以将小巧机身设计变为现实。这种优势是极强的卖点,经过两代产品的优化,微单的体积进一步接近“最小”的状态。

  • 光机身小还不够,镜头还需小,因此厂商设计了多款超薄镜头[饼干头],现在不管是NEX还是M43的微单,配合饼干头,相机的最终体积都能做到和DC相仿。但它也存在局限性,这些饼干头都是定焦头,要用好定焦头需要更多一点的摄影技巧。

  • 2011年8月,松下发布Lumix G X Vario PZ 14-42mm f/3.5-5.6 ASPH Power OIS 变焦镜头,缩回状态厚度仅27毫米[含卡口厚度],这又进一步的强化了微单相对单反在体积上的优势,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准来说,微单已经将体积上的优势继续拉大,优势凸显。

    体积小巧,带来了比单反系统好得多的便携性,使得微单更适合随身携带,微单的体积还没小到能象手机那样放在衣服口袋里,但放在随身包中已经不会成为明显负担。微单的出现,增加了外出拍摄的兴趣,不至于让扛着相机扫街、旅游成为体力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单能带来更好的的摄影体验,以及更多的拍摄机会。

    对焦性能

    数码单反相机一般采用相位差对焦系统,它的基本对焦原理是通过分光装置[单反中一般使用五棱镜]将一部分影像投影传递给AF处理器,形成两个新的投影,检测投影之间的相位差的方式实现对焦,关于相位差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网文。相位差对焦的好处就是成熟、快速。

    相位差对焦依赖于分光装置和AF处理器,对于DC和微单这种小体积设备来说,相位差对焦所依赖的硬件太过于庞大,在DC和微单中,主要采用的对焦方式是反差式对焦。它的原理简单,通过镜头拾光,投影给感光器,图像处理器用于判断当前投影的清晰度,来确认是否对焦成功。是否清晰需要进行一组对比,因此反差式对焦会驱动镜头在焦点前后进行一次确认,筛选出最清晰的投影确定对焦是否成功。这种对焦方式比起相位差对焦来说,更节省成本以及不占用额外体积,因此获得了小体积相机的青睐。对于反差对焦普遍的观点是,精度优秀,速度欠佳。

    随着技术的进步,速度欠佳的问题逐步被得以解决,而最先给出满意答卷的是松下,从G1起,到GF3,最终实现了0.1秒的快速对焦性能,奥林巴斯的最新的Pen系列的对焦性能也十分不俗,它们的对焦速度已经不再逊色于主流的单反系统。NEX系统的对焦性能还较弱,但假以时日,相信一样能做得更好。可以认为,单反系统在对焦技术上已经不再有优势可言。

    感光器与图像处理器

  • 微单目前有M43、NX、NEX、Pantax Q,以及尼康最新发布的1系统。它们有着不同的处理器尺寸,其中重点讨论居主导地位的M43和NEX。

    M43采用感光器规格与4/3单反系统的相同,NEX采用APS-C规格感光器,感光器面积更大。当前主流的单反系统采用的就是APS-C规格,相对单反系统来说,微单感光器方面的应用并没有落后,图像处理器方面也是如此,最新最强的处理器同样被运用到微单当中。

    主要不同的是微单缺乏全画幅机型,这成为了微单不如单反的一个主要原因,但现实情况是,全幅在单反系统中也是属于极少数派,它并不是单反主流。

    普遍的观点,依然是微单不如单反,这种差距是确实存在的,但这种差距并不是感光器和图像处理器造成的,而是主要是结构与镜头群的差异造成的。

    结构

    前面说到没有反光板、小法兰距,让微单具有天生的优势,但也是带来了天生的劣势。小法兰距会带来镜头设计上的困难,边缘成像,尤其是广角端的边缘成像容易出现明显劣化。

  • 制造商=SONY;型号=NEX-C3;焦距=18毫米;日期=2011.08.18 15:32:50;光圈=F5.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00;曝光补偿=-0.3EV;曝光时间=1/16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
  • 所有的微单架构都会面临这种问题,而NEX则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架构上的缺点,才是导致微单的画质与单反有差异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是不可克服,但会增加镜头体积,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镜筒内补“法兰距”。较短的法兰距还更容易造成边缘失光等问题[单反系统也存在边缘失光问题,尤其全幅机型],表现出来就是边缘成像暗角,在使用饼干头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NEX、M43的某些机型中具有机内修正功能。

    镜头群

    微单发展较晚,镜头群方面与单反的镜头群相比,可选择余地十分小,至截稿日,NEX能买到的自动镜头仅仅3枚,M43情况好很多,已有十多枚镜头可选,但和单反相机的镜头群相比还是差距明显,这个需要时间来完善,在未来几年中,微单实现媲美单反镜头的丰富程度都是不太现实的。

    由于体积与结构方面的限制,微单要实现与单反相同水准的镜头素质,更具有挑战性,但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投入的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可能会要更大一些,所以不能期待微单系统的镜头会有多便宜。目前微单的镜头群建设还在处于从无到有的状态,尚未进入从有到好的阶段。

    微单的法兰距都较短,它适合转接其他系统镜头,来实现手动对焦拍摄。这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实用性,它能够或多或少的弥补镜头群的不足,目前M43、NEX的机身都支持转接手动镜头,并提供测光、放大对焦服务,其中NEX还具有峰值合焦提示功能,以方便更快速对焦,而奥林巴斯最新的Pen系列还支持手动头防抖,这些都让玩手动镜头的朋友兴趣大增。

    功能

    微单从DC和单反的夹缝中成长起来,要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微单不约而同的在功能性上大作文章,相比先进价位的入门级单反相机,微单所提供的功能要更丰富,功能设置上夜更贴近普通消费者,例如奥林巴斯的大量滤镜功能等等,索尼也没有做差别化对待,实用性的功能也大多移植到微单上了,例如大获好评的全景拍摄功能。在视频拍摄方面,主流微单机型普遍做得也不错,能实现中等码率的720P甚至1080P的视频拍摄,还提供了与视频拍摄有关的操控与参数选择,明显好于高档DC,也优于同价位单反系统,实际上部分入门单反机型还不具备视频拍摄功能。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微单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也表现出来更多的诚意,让相机更加多能化。

    操控性

  • 单反机身较大,这对设计出更好的操控性有帮助。而这对微单系统来说,有些难度,微单中仅有少数机身能实现多滚轮和多功能按钮组来完成操控,例如E-P3、NEX-7等。

  • 更多的微单机身为了追求小巧,开始逐渐用另外的方案来取得传统操控方式。典型的如GF2,采用触摸方式实现操控。随后的GF3、E-P3、NEX-5N也引入了触控,这大大改善了其操控性,配合触控操作,微单在选择对焦点、放大、浏览方面已经相对大部分单反相机更加方便。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01.202.253.***
    001.202.253.***
    发表于2011.10.10 13:29:16
    35
    对于菜鸟我很受用
    发表于2011.10.10 11:47:43
    34
    114.092.048.***
    114.092.048.***
    发表于2011.10.04 22:01:32
    33
    03
    发表于2011.09.28 22:42:27
    32
    202.096.060.***
    202.096.060.***
    发表于2011.09.28 01:04:09
    31
    117.089.***.***
    117.089.***.***
    目前微单的广角镜头大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桶形畸变,要依靠机内的软件矫正平直,这可能也是边缘画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主要的限制不在于法兰距短,而是镜头体积不能做大,否则就失去了整体的体积和重量优势,而且会头重脚轻。
    发表于2011.09.27 13:47:11
    30
    121.033.120.***
    121.033.120.***
    发表于2011.09.23 22:12:24
    29
    202.106.093.***
    202.106.093.***
    发表于2011.09.23 16:49:31
    28
    159.226.***.***
    159.226.***.***
    “小法兰距会带来镜头设计上的困难,边缘成像,尤其是广角端的边缘成像容易出现明显劣化”这个说法有误,实际上是饼干广角头会设计困难,如果依然使用单反反望远结构,依然可以设计得很好,只不过体积长度使其缺乏便携性,而不是小法兰距带来镜头设计困难,恰恰相反,小法兰距意味着可以使用更多对称结构设计,提高像质。
    发表于2011.09.23 15:15:49
    27
    03
    发表于2011.09.23 11:25:27
    26
    122.233.***.***
    122.233.***.***
    小法兰距才不会镜头设计困难,嫌短他不会镜筒放长点,只有法兰距长过镜头焦距,才会有设计问题,直到法国人发明倒桩结构,广角头才普遍起来,可照样不如旁轴成像好。那个边沿太差,只因为那只狗头。
    发表于2011.09.23 11:02:04
    25
    059.056.172.***
    059.056.172.***
    发表于2011.09.22 20:47:08
    24
    180.171.107.***
    180.171.107.***
    发表于2011.09.22 20:24:38
    23
    180.118.205.***
    180.118.205.***
    发表于2011.09.22 20:23:47
    22
    03
    松下的那两款镜头实在是靓骚极了!
    另,现在松下在发力,GF2双套头才4000出头,倒要看看能否进4000以内。
    很担心APS-C低端单反的前途,甚至APS-C中端单反也难保。
    期待佳能发发力吧,大佬发力才有好戏看,否则大佬们可能就没戏了!——据说可能今年就会有好戏的。
    发表于2011.09.22 20:22:39
    21
    117.136.000.***
    117.136.000.***
    发表于2011.09.22 18:30:38
    20
    03
    反差对焦可以快,但反差对焦无法实现真正的跟踪对焦功能,同样条件下追焦效率比相位低太多。好在Nikon 1系列已经增加了相位对焦,今后传感器相位对焦还是会成为的微单的标准配置。微单无法摆脱电子取景的时滞,用成像元件取景,电池续航能力差,同时热噪也降低成像质量。
    发表于2011.09.22 17:11:32
    18
    03
    只能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吧,当前依然是DC大行其道的天下
    发表于2011.09.22 14:43:22
    17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46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