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松下 SL-CT710 便携式CD播放机音质测评报告
赵宇为 于 2013.04.14 02:06:27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8.96/215

在数字播放器的专题中,CD随身听的测试部分第二款产品是松下的CT710,这是一款在2004年左右市场上销售的主打产品,而同期比它定位更好的是CT810,以及随后的升级型号CT820等。在今天测评之前,我们要再次解释一下CT570测评中读者朋友提出的疑问:数字播放器的专题中随身听部分有“怀旧”的成分,但测试老产品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淘宝”,主要目的也并不是验证这些老产品音质到底怎样。而是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播放器产品测试,发现其中核心技术对音质、应用的影响,以便更容易看清楚今天的技术发展历程的来龙去脉。

  • 松下CT710 CD随身听虽然与CT570的发布年代仅仅相隔大概3-4年时间,但已经可以看到当年的新技术使CT710发生了一些进步和变化。首先,CT710已经可以支持“400秒”的抗震,而CT570只可以支持10秒或40秒抗震,不过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400秒的抗震是播放128kbps MP3时,但这也是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CD机的预读抗震提供了更大的缓存空间。在CT710上播放CD光盘时抗震时长似乎已经不可选,根据第三方资料称,在CT710上内置了一颗64Mbits的闪存芯片用于缓存内容,即8MB的闪存芯片用于缓存。而CD的16bit/44.1kHz的PCM编码,等价到数据流量大概在1400kbps,所以64Mbits的闪存理论上可以保证不做有损压缩就可以实现预读取的抗震功能。在2000年,一个8MB的U盘价格在200元以上,而在2004年,这个价格至少可以买512MB的存储卡了,而8MB的闪存自然并不占特别大的成本。

  • 另一个主要功能的变化是CT710对MP3的支持。2004年,已经是苹果的iPod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年份,iPod 3终于迎来了快速的增长,在中国也已经有不止一家的生产MP3产品的公司。而松下的CT710也是可以支持刻录在光盘上的MP3播放的。不过这个测试将留在随后的专项测试中,会与当年的iPod 3进行对比。对MP3格式的支持,首先要解决节目源的问题,在CD光盘上刻录MP3节目,由于无法保证版权问题,它的来源只有自己刻录,这需要CD机不但支持CD-DA的音频格式光盘读取,还要可以读取CD数据,而且还是CD-R的刻录光盘;第二,对读取的数据要进行识别、管理[999层目录识别],以及MP3编码文件的解码。

    与CT570相比,CT710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CT570在抗震打开时,无法实现光纤输出,要实现光纤输出还必须外接电源;而CT710的光纤输出和Lineout线性输出公用一个接口,没有抗震、外接电源的限制,同时可以自动识别光纤插头插入并自动打开光纤输出功能。当然,光纤输出时是不能同时进行模拟输出的。

    客观测试

  • 按照惯例,我们对CT710的耳机、线性和S/Pdif的光纤输出进行三组客观测试,对测试选用专业级声卡录入[1616m]的形式,结合常见的分析方式,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测试仍然使用和CT570一样的测试信号刻录光盘,虽然刻录光盘会对播放品质有所影响,但所有测试都基于同样平台,而且进行了细致的刻录工作,从结果来看,刻录并不构成数据结果的瓶颈。另外,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我们只是在测试RMAA和频率扫描时使用的CD-R刻录光盘,主观听感全部是正版光盘。[播放标准电平时输出电平:HPOut:11.1dB,Lineout:-9.6dB,S/Pdif out:0dB]

  • 测试项目 线性 耳机 光纤
    噪声水平, dB (A): -93.9 -91.5 -96.4
    动态范围, dB (A): 94 91.5 96.3
    总谐波失真, %: 0.0062 0.011 0.0004
    互调失真, %: 0.014 0.164 0.0058
    立体声分离度, dB: -76.6 -55.0 -97.5
  • 从以上几组测试来看,CT710的耳机输出并不够好,虽然在CT570测试时候遇到了光盘读不出来的问题,但也得到了近似的结果,它的互调失真表现相对较差,而且立体声分离度也有类似的趋势,表现是相当不好的。在频响曲线上,CT710的高频稍有一定的拔高,这在听感上也是有对应体现的。在线性输出部分,CT710的表现大大好于CT570,这样的指标是一个播放器能有正常表现的最低标准,只不过失真度方面仍然稍高了一些,立体声分离度还是不够好。在光纤输出上,客观测试数据结果非常理想,但从RMAA的图表中也可以看到在50Hz,以及中频部分还是有很多谐波噪声,但这没有体现在RMAA的测试结果中,一般优秀的声卡的数字输出结果大概也是CT710这样的数据,但实际的频谱图表现要比它好得多,这是RMAA测试结果采样的问题。通过频率扫描可以看到分离度的问题,总谐波失真的问题都与RMAA测试结果完全吻合。与CT570相比,CT710的信噪比有了较大的提升,而输出电平也要比CT570高了不少,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它的听感如何。

    主观听感

  • 在主观听感测试中,我们仍然使用同时代的耳机与手边经常使用的几款高品质的耳机为主,这次还测试了CT710 Lineout输出至音箱,以及光纤输出至解码器时的听感。音箱使用睿韵MS88、E-MU PM5,解码器使用乐之邦MD11。耳机使用索尼E888、创新Aurvana Air、Vsonic GR07 MKII,苹果Earpods等。

  • 制造商=FUJIFILM;型号=FINEPIX S3PRO;焦距=60毫米;日期=2005.11.18 01:32:40;光圈=F19.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5EV;曝光时间=10/1250秒;曝光程序=手动模式
  • 也许在上次测评CT570时,它的表现令我们有些失望,不过在这里有必要再做一些补充的说明。首先CT710和CT570在高频风格、解析力等素质上与iPhone这个级别的播放器都存在一些差距,但它们本身偏硬的声音风格更是让它们在一些录音夸张的CD上表现更差。例如上次测评时,我们比较多使用了陈洁丽《1.825m》。而使用相对柔和一些偏暖声的录音,就感觉没有这么“刺激”。CT570、CT710也非常不适合搭配现在极其容易驱动的一些高灵敏度耳机,例如H260、Vsonci GR02等,这样的组合会让声音非常的吵。而Aurvana Air、GR07、声美的几款耳机,索尼的E888等都更好。

    CT710相对CT570来说,耳机输出的驱动力有所增强,在搭配Vsonic GR07 MKII这个耳机时,完全可以把它推出足够大的声音,但是如果比最大输出下的驱动力,还是iPhone 5要更强一些。CT710比CT570的声音明显润了很多,中高频更加平顺,声音层次更加舒展,整个声音的粗糙感要比CT570少了很多。但遗憾的是,与iPhone相比,CT710的声音仍显生硬,高频瞬态和动态都稍差,人声表现竟然是iPhone 5更柔和,更暖,细节更多一些,可见CT710的声音仍然偏冲了一些。

    在中等动态上,CT570表现出比较难以忍受的毛躁感,而在CT710上控制力就好了不少,低频的解析力也有所提升。搭配GR07 MKII这样的耳机,虽然中频和高频解析力仍然要较iPhone弱一点,但低频和中低频动态已经稍有优势,大动态下控制力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在结像和声场方面,iPhone的表现仍然更好一些,尤其人声的表现,CT710稍显动态不足。而高频泛音部分的细节,CT710仍然要差一点,但是要比CT570更好。而与B152F一类MP3播放器相比,CT710有了一些细节上的优势,以及更加明显的动态上的优势。

    在将CT710和iPhone 5连接到音箱上的对比中,由于iPhone是通过耳机输出,所以声音的动态要好于CT710的线性输出,但即便使用CT710的耳机输出,iPhone连接到音箱上的优势仍然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中频的动态和中频与高频的解析力、声场等方面。而在低频方面,CT710的解析力和动态都表现更好。在光纤输出部分,由于模拟部分更大受到解码器的影响,所以无法进行具体的对比和描述。总体来说,CT710不可能提供特别高质量的数字信号,例如在整个声音解析力方面,CT710做数字源时仍然是很大瓶颈。同样,动态上影响也是很明显的。这也在预料之中。

    总结

    总体来说,CT710作为一款大概比CT570晚3-4年的CD随身听,它的耳机输出功率和线性输出功率都有所提升,从主观角度来说,CT710的声音有不小的提升,尤其使用我们今天手中的高品质耳机来听,这个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CT570在稍大动态下的毛躁感,在CT710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让它的声音整体听起来更加干净。这也让CD随身听的动态优势有了实用价值,原本只是动态大,但声音太粗糙,而CT710在大动态下某些方面开始表现的明显要比B152F一类的MP3更好,在低频、中低频部分表现的也要比iPhone更好。但在声音风格上,CT710仍然显得偏硬,中高频以上部分的细节不够好,而中频动态和解析力也都弱于iPhone。可以肯定的是,CT710的模拟输出部分的品质相对CT570有了全面的提升,而它与同年代正火的iPod 3相比,又会怎样?它们播放MP3 CD-R时表现又如何呢?我们在随后几次测评中会陆续放送。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B152F毕竟是2010年的产物,它的音质实属不错,在同样耳机下声音优于电脑集成声卡,而而B162F更进一层(在调整均衡器或者开BASS音效下)声音动态远胜iphone与集成声卡!
    主编实在少看了微型播放器的潜力!
    手提CD机毕竟比较老,可能会有驱动能力上的优势,然而它的声音比微型播放器粗些毫不出奇,低频品质也未必能达到较佳的电脑集成声卡或者小USB声卡水平,而iPhone 的耳机口声音对比电脑集成声卡或者小USB声卡则在音量电平较低的情況下较单薄缺少动态。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24.01.21 15:42:39
    78
    03
    B152F毕竟是2010年的产物,它的音质实属不错,在同样耳机下声音优于电脑集成声卡,而而B162F更进一层(在调整均衡器或者开BASS音效下)声音动态远胜iphone与集成声卡!
    主编实在少看了微型播放器的潜力!
    手提CD机毕竟比较老,可能会有驱动能力上的优势,然而它的声音比微型播放器粗些毫不出奇,低频品质也未必能达到较佳的电脑集成声卡或者小USB声卡水平,而iPhone 的耳机口声音对比电脑集成声卡或者小USB声卡则在音量电平较低的情況下较单薄缺少动态。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24.01.21 15:42:38
    77
    219.148.061.***
    219.148.061.***
    发表于2022.12.17 17:23:24
    76
    106.114.078.***
    106.114.078.***
    发表于2022.10.23 21:29:20
    75
    180.171.249.***
    180.171.249.***
    发表于2022.03.10 17:29:19
    74
    211.144.096.***
    211.144.096.***
    发表于2021.04.12 07:50:45
    73
    027.194.045.***
    027.194.045.***
    发表于2020.11.28 09:46:45
    72
    223.074.227.***
    223.074.227.***
    发表于2020.05.20 18:15:37
    71
    122.115.235.***
    122.115.235.***
    发表于2019.10.20 13:25:46
    70
    027.195.190.***
    027.195.190.***
    发表于2019.08.02 15:24:35
    69
    111.187.027.***
    111.187.027.***
    发表于2018.12.27 22:52:21
    68
    114.244.070.***
    114.244.070.***
    发表于2018.08.15 17:09:45
    67
    223.104.063.***
    223.104.063.***
    发表于2018.05.13 12:34:25
    66
    042.087.142.***
    042.087.142.***
    发表于2018.03.16 12:24:58
    65
    036.111.130.***
    036.111.130.***
    发表于2016.12.04 09:37:51
    64
    123.121.140.***
    123.121.140.***
    发表于2016.05.03 11:04:33
    63
    183.061.190.***
    183.061.190.***
    发表于2016.03.03 23:02:15
    62
    221.204.162.***
    221.204.162.***
    发表于2016.03.03 22:32:02
    61
    042.048.104.***
    042.048.104.***
    发表于2015.07.09 21:33:57
    6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60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