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音乐·一 五音的调和之“苦”
张彪 于 2014.04.25 09:20:08 | 源自:中国音乐学网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 《舌尖上中国》央视的一部专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系列节目,通过对每道小吃制作工艺的细微拍摄,让观众近距离的耳闻目睹中国饮食文化的秘密。其实,看这样的节目是需要耐着性子的,就像我同学说的那样,这个节目把拍摄的重点不是放在星级饭店的豪华酒宴上,而是用一个个精致清晰的镜头记录着各种乡俗俚曲似得民间小吃,也正是这种选择方式赋予了中国饮食文化予新的韵意。我想作者在选择这些民间小吃时也必定下过一凡心思。你想啊?在每个城市都有小吃街的中国,强制性的选择出几种美食小吃而且还必须折射出一种弥足珍贵的“情”字谈何容易?不过总体来说它是成功的。不单单是因为此节目捧红了这几种民间小吃系列,也确凿的展示了饮食文化背后的人文故事,这种人文关怀中既有老夫老妻爱情汤汁的甘醇,又有血浓于水亲情山泉的清甜,更不乏那义薄云天的友情味道的浓厚。

    正是这源于民间,根系社会,味在本土,抒发着人性的本真,寄托着人性凤愿的民间小吃,造就了与都市饮食截然迥异的餐饮现象。如果说饮食是文化的基本要素的话,那所包含其中的调入五味的食材和人间的情味便是构成这种文化的重要材料。记得我一个外国朋友说过:“你们中国把吃不仅仅当做是一种文化,更应该说成是一种宗教。”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我对他的说法颇为赞成。在中国你所吃的菜花样越多,肉越多,越古怪,就越代表你的地位越高,单就此而言就为中国的饮食蒙上了一层“复杂性”。深谙世事的中国人也默认了利用这种“复杂性”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着各种餐桌上和餐桌下的利益交易。是啊!中国的饮食文化实在是太复杂了,对它的条分缕析有赖于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知识,岂是一个节目就能完全整明白的?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六集《五味的调和》里,作者开门见山的提出“味”是中国饮食的灵魂,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甜、酸、苦、辣,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熟不知中国音乐的韵味也会毫不吝啬的在舌尖上加以展现。这一点与饮食极为相似,但与之相比,音乐的这种五味更飘忽不定,因为它是通过耳朵进入你的内心,波动你的情绪既而出现的一种味道。“韵”和“味”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种境界,这也和饮食文化相通。中国音乐的“味”常常是“韵”的一种特殊表现效果,一种特定的意义感受,如果说“韵”只是一种由特定形式所展现出来的魅力,那么“味”就是在此基础上所暗含着的或引发出的特定内容体现。正因为中国艺术之“味”是一种感官化了的意义,所以,对它的把握也才只能诉诸人的感觉去完成。

    音乐有五音既“宫、商、角、徵、羽”,那它同样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在五音和五味的调和下,孕育出了外显而又内涵的华夏音乐文化。南国槟榔树下黎族小伙子的鼻箫声;熊熊篝火旁的苗族芦笙乐队;竹林深处身穿傣族服饰的葫芦丝声;悠扬的马头琴透发出的蒙古族牧民的柔情;江南水乡的楼台园林飘逸的丝竹乐曲;黄河边上的陕北秦腔和黑土地里的泼辣二人转。这些韵味悠长、销魂摄魄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形式,让人在聆听之后回味无穷。在它们由萌芽到发展至逐渐消失的传承过程中,中国民族音乐最终形成了以意境为基础,以韵味为核心,以品味为手段,以追求生命感悟为最终效果的独特面。

    在五味之中侧重于表现“苦”的,莫过于胡琴。仅从胡琴的几部名曲中便很明晰的感受到这腔涩味的厚重。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的《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和阿炳的《二泉映月》、《寒春风雨》,建国后的《江河水》。在这些经典名曲中胡琴以长吟般的弦音对喧嚣尘世与烦苦的人生进行着濯洗和超度,一首首悲歌在淅淅沥沥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恍惚之中令人沉迷在音乐的洞天。

    胡琴是属于平民,再没有哪一种乐器如二胡这般垂青大众了。近看胡琴,一根咫尺的短木、一柄简单的雕筒、一块普通的蟒皮、一串顺溜的马尾、两根细细的弦丝便构成了二胡的精髓,是那么的简单、朴质,简单的就像中国的百姓,朴素的就像农民的思想。在演奏中由低音到高音的把位的变化就像人们的不同年龄阶段,而技巧的加入,会迅速让某段人生变的丰富多彩或坎坷无比。人们喜欢二胡,钟情于它的“苦味”,也期待着苦尽甘来,但事情往往并非人们期望的那样。所以,苦的时间漫长且耐人寻味,久而久之人们便开始了苦中寻乐,家里墙壁上的二胡变成了一个抒情圣手,让百姓心中挤压的无奈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泄和倾诉。刘天华用它、阿炳用它、沈诚用它、宋飞用它、邓建栋用它、走街串巷的艺人用它……。可见,较之钢琴来讲,它在中国人心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贺绿汀先生谈到《二泉映月》时,说它“这个名字与阿炳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是音乐描写了二泉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的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当轻柔、恬美、略带一点点忧愁的旋律响起,整个人就被深深的吸引住。江南麻石小巷和板桥霜月间,瞎子阿炳顽强蹒跚的背影,随乐曲浮现。那受尽命运捉弄、岁月煎熬的艺术家,将他从未逝世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寄情于一把胡琴,最终让在二战时出生的、有着桀骜风骨的日本人双膝下跪,这一刻音乐的作用异乎寻常的超越了政治!我想应该是二胡中的“苦”味软酥了小泽的双膝吧。

  • 制造商=PENTAX;型号=GR;镜头=GR LENS;版权=Kungang;焦距=18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2.8;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0/25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3.07.13 15:54:05
  • 为什么中国人对胡琴有那么深得感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样的,但唯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它的悲泣和哀怨之音是中国悲剧的独特感受方式,因而也就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情感来源的重要母体,极符合中国人的内心和处事。它那细瘦朴素的琴身和音乐上的强大感染力之间的剧烈反差,告诉人们在每一声琴音的背后,埋藏着多么伟大的心灵奢求。听琴,就是以自心的深度去测量另一心灵的深度,这样的品味过程,也就成为了升华人格、醇化操守、净化心灵的过程。所以,人们在闲暇之余,不如多听听胡琴,因为对“苦”味的感触多了,对“甜”味的感受力便会敏感起来。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19.157.***.***
    219.157.***.***
    没有体味过苦的滋味,怎会珍惜甜的味道?
    更何况,苦也不是纯粹的苦。苦中也带着其他的一些味道,如苦瓜、莲子,都还有各自的风味。
    发表于2014.04.27 09:53:51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368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