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音乐·三 五音的调和之“酸”
张彪 于 2014.05.02 12:26:31 | 源自:中国音乐学网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 酸味能去腥解腻,提升菜肴的鲜香。当酸与甜两种味道结合后,甜味便会变的更加灵动,极为通透。与此同时,在世界通用的“甜”以及“苦”之外,中国人还用这个酸来形容某种疼痛、某种嫉妒、某种不堪以及某种纠缠而又难以言表的苦难。对于这种带着苦味的酸楚感,首先产生反应的不是舌尖,而是鼻尖。究其原因,我想可能因为鼻子是人身上最先感受到人间百味的器官吧?

    位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山西省,仿佛自古以来就与酸有着不解之缘。不但用3000多年美誉的“山西老陈醋”,印证了中国饮食上“南甜北酸”的说法同时这种后劲十足的酸味也深深沁入到了走南闯北的晋商们的内心。有人说山西人喜欢吃酸是因为他们以面食为主,加了醋的面才香,沾了醋的黍才甜。当然,山西人除了把酸带入饮食中之外,还把它潜放在了自己的内心,用一首首酸曲表现着饮食之外的另一种酸意。

    河曲位于晋西北高原的黄河转弯处,与陕西榆林、内蒙古和套地区隔河相望。“鸡鸣三省”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里成为了“民歌的海洋”。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有着杰出才华的民间艺人,现在被称为“山曲大王”、“二人台明星”的辛礼生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在晋北的人们都把山曲称为“酸曲”,除了河曲之外,酸曲在保德、偏关、五寨、神池、宁武、静乐、兴县、临县、离石、柳林等地也很流行。同样的或相类似的民歌在邻省陕西和内蒙古被称为“信天游”或“爬山调”。如《陕北民歌通论》一书中,就将山西山曲的范围延伸至陕北地区:“晋西北与陕北隔黄河而望,两地在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及语言等方面都相近,因而两地的代表性歌种信天游和山曲,无论是歌词内容、艺术手法,还是曲调结构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属同一色彩区”。

    酸曲的流行和西北人“走西口”有着血与肉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把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理诠释到了极限。过去,这里的人民生活困苦,于是便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逃荒方式——走西口。即晋北人渡黄河、出长城,到内蒙去谋生。“走西口”的男人一般三、四月份离家,九、十月份还乡。其中,有不少人因挣不到钱而长年在外流浪,几年才回家一次。还有一些人,由于不堪困苦而客死他乡。因而每一个男人的每一次走西口,都是与亲人的一次生死离别。酸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可见,这种小曲的酸味里杂糅了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特定体裁和特定情绪,大多听起来夹带着凄凉、忧郁和撕心裂肺的悲楚。《提起哥哥走西口》这首最具代表性的酸曲,给人们展示了晋北女子不愿让男人走口外的无可奈何和难舍难分的心态。

    在酸曲中,西北人民运用巧妙的夸张重叠的歌词手法,对自己内心的话语进行大胆而又真实的绝妙描写,具有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河曲“山曲”歌词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善于以生动精炼的语言,进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在节奏上,采用了大量自由延长音来彰显音乐的抒情性和辽阔性,各种音程跳进与调式音阶下行级进相结合,同时吸收并借鉴了西北秦腔和碗碗腔中的“苦音”调式,让其酸曲里有了深沉柔和,细致入微的眷恋之情和伤心酸楚之感。尽管山曲的结构短小,但它艺术手法很是精炼;尽管歌词俗语浓烈,但也勃发出鲜明的生活气息。酸曲,不仅是河曲劳动人民的一部生活史诗,同时也包含着我国民间歌曲作曲法的一些特有规律。这些创作特征和手法最终形成了一条悲苦的旋律和酸楚的西北曲调,一次次的响彻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唱出了身穿绣花棉袄的女人们的心声,更流淌在了头戴羊肚子手巾的后生们的心底。

    除了酸曲之外,能自始至终表现酸味的中国乐器我想也只有埙了,虽然唢呐和笛子在表现酸味上也具有绝佳的效果,但它们总是极富两面性,大喜或大悲的极大过度淡泊了且中和了它们身上的酸性,而埙则不然。

    泥捏的灵魂,水就的神韵,一颗七窍玲珑之心。埙那悠悠然的悲声、喧喧然的浊音、淅淅点点的酸味,总以幽深凄伦的姿势在那寂寞的夜里绵绵长流。它身上的商周精神和神秘色彩让它在古乐器之中独占鳌头。埙的使用在先秦时期是高峰,常常把它与篪配合演奏,古人还把它们视为兄弟乐器。到了隋唐,埙的使用大为减少,只有宫廷雅乐中仍在使用。明清之际,在雅乐中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减少,成为只在特殊曲目中偶为一用的乐器。在近代,它的使用几乎绝迹,能够吹埙的人屈指可数了。

  • 同样在山西,1931年出土的三枚仰韶文化时期的埙,让这里的土地“酸性”有了深远的历史证明。西北的黄土地独占了八音之中的“土音”,在这里,不仅有着制埙的优良原材料,也陪衬着最古老的中原文明。“一都一首曲,一土一鸣器”,在西部文化、经济和政治的重心——西安,仍把这种乐器作为这片厚土的另一种标志。“黄昏的城墙上,一个不太高大的人影坐在墙头,吹响着旷古幽情的、略显伤感的乐声”这是贾平凹的《废都》带给人的西安印象,真正身处秦砖汉瓦中间,耳畔隐约的埙乐声悠远绵长,澄清着人们的心灵,恍惚出空灵的天籁,整个世界就在乐声中慢慢的沉淀下来。

    埙的声音不如笛声圆润,也不及笙音脆亮。可有着较丰富的表现力,《妆台秋思》的雁声、《伤别离》的凝噎、《苏武牧羊》的气节和《悲风》中的遐思被它的五音完美阐释着。发展到现在,由陕西古埙演奏家自己研制的埙不但继承和保留了古埙的特点、音色,它的工艺和质地也更加精美和多样化,在音域上也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

    如果说悠远、清脆的钟声代表着西安作为帝王之都的形象的话,那么这大音希声的埙之声,则代表着这片积淀深厚的西北黄土地,而酸曲也顺理成章的代表了在这八百里秦川之上生活了近千年的黄面后生。天、地、人的完美结合让这个古都不在寂寞,我想,也正是这三种声音才撩拨起了西北人刚毅面庞下的一腔柔情,让西安的文化传承才显的格外亲切,似乎一切就在耳边……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94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