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秘境
许莽 于 2014.09.06 20:22:33 | 源自:新闻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 开一家咖啡馆,曾是我为数不多的白日梦之一。这样我就可以放肖邦的音乐给客人们听。

    在烟雾中,在咖啡的香气中,在各色故事的潜流中,肖邦以一种若即若离的姿态调节着周遭的氛围。《夜曲》 无疑会是主旋律,《圆舞曲》也行,它们的好处在于能够营造适当的意兴,又不至于侵扰一场谈话,或打断一次眼神的交流。

    其实,当人们聆听和谈论肖邦的时候,难免带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比如,他的作品常常被形容为是沙龙音乐。这么说当然也没错,20岁从故乡波兰迁居至巴黎之后,肖邦确实经常参加巴黎上流社会的小圈子聚会。据说,正是由于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次社交活动中演奏了钢琴,他一下子收获大量女粉丝——其中很多人成为了他的钢琴学生。

    文艺青年尤其是女文青,没有理由不喜欢肖邦的音乐。动人的旋律伴随着诗意的幻想,又间或浮现一丝悸动不安和忧郁彷徨,类似这样的特质,用来勾引女性知识分子真是相当奏效。大肖邦六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在吸引男性方面拥有与生俱来的魔力,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杰出男子何止一个兄弟连,但她终究也不由自主地投入肖邦的怀抱,与之开展了一段长达十年的同居生涯。

    好了,我必须为这个话题画上休止符,否则我的思路就会不断地在女文青身上打转。这样不太好。为了端正我作为一个严肃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个人形象,我理当利用有限的篇幅尽力探求肖邦音乐中严肃的艺术价值。

    遍观肖邦的全部音乐遗产,几乎没有一部作品是可以轻视的。长期以来,人们聚焦于他的浪漫气质和天赋才华,却往往忽略肖邦在对待自己作品时的严肃和认真。并且,因为肖邦不曾涉足交响曲领域——仅有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也被认为在乐队表现力方面稍逊一筹,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一定程度地受到削弱。尽管他极大影响了钢琴音乐的发展趋势,但作品过于短小这一创作特点使人们为某种偏见找到了看似正当的依据。

    假如我们承认《夜曲》、《练习曲》、《玛祖卡舞曲》、《圆舞曲》、《即兴曲》等作品深刻性欠奉,那么我们同样必须看到,《叙事曲》、第二和第三号钢琴奏鸣曲以及 《前奏曲》乃雄辩意志下的产物。它们毫无疑问是深刻的、经得起反复推敲和基于庄严构思的。

    在我看来,24首《前奏曲》(OP.28)是肖邦最非凡的杰作。整部作品通常仅耗时40分钟左右,平均每首曲子不到2分钟。然而,这些音乐断片的组合却完整地建构了肖邦的精神世界,24首乐曲按十二平均律的律制,以大小调不断交替的形式向前演进,因此呈现出来的色彩也是明暗交织。《前奏曲》创作于肖邦30岁不到的时候,那段时间作曲家疾病缠身,不得不处于疗养状态。多愁善感的秉性,健康问题的困扰,起居环境的隔绝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祥预感……这些因素掺杂在一起,为这部作品奠定了悲剧性的基调。更重要的是,肖邦以令人惊叹的创作智慧在《前奏曲》中高度统一了具象的意境和抽象的思辨,这是他的其他钢琴作品所不具备的。

    没有任何一个《前奏曲》录音版本能比波格雷里奇带给我更大的满足。这位现年56岁的天才钢琴家在1989年为DG公司录制了这部作品,整个演奏时间长达45分钟。波格雷里奇将他特立独行的做派和与众不同的音乐直觉植入其中,慢速的节奏处理因为有了强烈感情的投入和变化多端的触键方式而丝毫不显拖沓冗长,反而更突出了这部杰作的耐人寻味。在我最钟爱的第4首E 小调前奏曲中,波格雷里奇勾勒出一个教人窒息的悲剧情境,它足以对应人世间的一切伤感与哀恸。每次我听波格雷里奇弹奏的这首曲子,尤其深夜里,我都会有落泪的冲动。

  • 当然,阿格里奇、波里尼、皮尔斯、弗朗索瓦、阿劳等人的《前奏曲》版本也都值得再三品鉴。而在相对新近的一些录音中,我比较欣赏徳米登科2008年的演奏版本(Onxy公司出品)。他把第15号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弹得出神入化,几乎可与波格雷里奇各擅胜场。

    在中国,肖邦是最流行的作曲家之一。每一级钢琴考试大概都离不开肖邦的作品。然而,《练习曲》和《夜曲》无法描摹肖邦的整个面庞。近两年,当我被《前奏曲》带往一个更为深邃的音乐秘境之后,我固执地相信,只有了解了《前奏曲》,才能看懂肖邦的眼睛。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抢个沙发,然后去练琴。
    发表于2014.09.06 23:49:50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00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