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雷克:内在琴声低语不息
贾晓伟 于 2014.11.19 15:16:47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 制造商=HP;型号=HP OJ5500;焦距=0毫米;镜头=手动
  • 今年是美国钢琴家图雷克诞辰100周年。在她之后,我也听过其他女钢琴家弹奏的巴赫,但听来听去,没有谁感情的温暖可与图雷克同日而语。 1999年,宝丽金公司出品了一套美国钢琴家图雷克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唱片封套用的是图雷克1998年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里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面带微笑,一幅慈祥的“祖母”模样。

    图雷克生于1914年,成名后多在英国居住。也许,在她看来欧洲才是其表达古典音乐的最佳地域。她17岁时就面对公众演奏巴赫的键盘音乐,23岁那年,曾经连续举办音乐会,演奏曲目囊括了所有的巴赫键盘音乐。有人称她是20世纪巴赫的“女祭司”。也的确如此,她不仅是钢琴演奏家,还是巴赫学者。我曾经看到过两张她关于巴赫的影碟。一张是她的巴赫演奏会,演出的氛围真像是巴赫所在的17、18世纪的味道;另一张则是她一边解读巴赫,一边演绎巴赫,许多解读极其深刻而到位。在我看来,20世纪演绎《哥德堡变奏曲》居功至伟的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古尔德,另一个就是图雷克。

    长期以来,每天倾听巴赫几乎成为我的个人爱好。由于交响曲体积过于巨大,需要积攒内心的情绪才能听得下去;弦乐的线性更适于表达浪漫情怀,而点状陈述的钢琴,则让我的听觉才容易为音乐所导引。当然,听巴赫的音乐不需要任何心理与情绪的准备。图雷克的巴赫,琴色温暖而自足,听进去时,可以感受在看似微观的世界里完成了一座精神上宏伟而复杂的建筑;听不进去时,也可以感到大自然物质世界的存在。“有心”或者“无心”,倾听巴赫都不会有压迫之感。他的音乐只是让人释然而已。当然,古尔德的版本与图雷克的相比各有千秋。我觉得古尔德是一种美学上的贡献,他强调结构,改变了从前许多演奏巴赫的方式。而图雷克的贡献,是神学与诗学意义上的。古尔德的两版《哥德堡变奏曲》,一个极快,一个极慢,充满了他追求极端的个性。图雷克的演奏,在很多专家看来“慢”;慢,来自她十分强调巴赫每个音符衔接点的清晰性。她的巴赫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自然、庄严。听她的弹奏,有时会忘记手指的存在。

    巴赫的音乐,特点之一是在极其简单的音乐主题上追求前奏与变奏,如同寻找一段旋律的前世与今生一样。外表看来没有很强的戏剧性变化,但仔细琢磨,则内有乾坤与锦绣文章。我们从中能感到巴赫是一个自足者,他的宗教作品虽然感情强烈,有点主观,但他的键盘作品却超越了人世间的悲欢,用歌德的话说像是“永恒在其内部低语”,十分客观。这种自足,其实来自于感恩,以及个人相对于无限的不可僭越。图雷克的琴声,适时出现神学意义上的自足与感恩,于是充满一种抚慰人心的温暖感;而这种温暖感,相对于我们今天所在的后现代社会太珍贵了。巴赫高超的对位技巧,使作品既有数学的缜密,又有几何学的内在空间。但最奇妙的是,在音符的数学与几何学背后,他却赋予音乐以一种洋溢光热的事物。这是其他作曲大师很少具备的。巴赫之后,也有不少技巧大师,对位能力非凡,但没有谁具有巴赫在对位里呈现出的那种情感的热量。关于《哥德堡变奏曲》,图雷克说:“我从不把这部作品当成一种炫技,它是我生命的体验。”

    这套唱片被评为三星带花,是全世界乐迷的珍藏之物,也算是2003年将近90岁辞世的图雷克留给世界的一份巴赫的礼物。听巴赫的音乐,时常让我想到英国诗人布莱克。他算是一位神学诗人,最著名的诗句“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众人皆知。巴赫的确看到了“沙”的世界,也嗅到了“花”的天堂。他的对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世界与天堂之间的关系。图雷克的弹奏,精准表达了这种对位。我们的世界或许是“沙”,但也是“花”。音乐同样如此,闻不见“花”的耳朵,会被“沙”遮蔽;可好在图雷克的琴声不息,让我们慢慢懂得“沙”与“花”对立中的统一。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18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