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新单曲《作》:摇滚乐,怎一个作字了得
爱地人 于 2014.12.06 16:42:53 | 源自:腾讯娱乐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 摇滚乐到底是什么?这个话题太沉重,也太复杂。而郑钧如今用新作的歌名惊醒梦中人,它不就是“作”吗?!

    回望这么多年的郑钧,其实不正是一直在作的路上吗?第一张专辑《赤裸裸?!》,既有和朱洪茂这样的老友合作,也有和张卫宁这样的老炮合作;第二张专辑《第三只眼》,则因为刘邵希的加入,让音乐有了一种别开生面的世界音乐式格局;第三张专辑《怒放》中与大友光悦和李延亮团队的合作,固然褒贬不一,但Brit-Pop式的细腻和敏感,对于郑钧同样是面目一新的尝试;翻唱专辑《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更不用说,既和张亚东这样的编曲人一起作,还和黄贯中、陈慧琳等香港地区的艺人一起作;而在音乐上相当成熟的《ZJ》专辑,那支马来西亚职业乐团所起到的幕后英雄作用,懂行的人一定会懂;到了上张专辑《长安长安》里,换成李爱、昊子、讴歌等团队,虽然有点土摇,但也够生猛和火力。

    然后就是新单曲《作》。

    这一次,郑钧是和国际大牌一起作。U2的制作人Steve Lillywhite,Bon Jovi的吉它手Phil X,Billy Idol的鼓手Eric Eldenius,Garth Brooks的贝司手Paul Bushnell这样的国际顶尖阵容,确实让《作》有了不一样的聆听体验和音乐格局。每件乐器的音色都通透饱满,更富有丰富的层次感,一听就知道是国际水准才能制作出来的效果。而同步录音的整体性,不仅Band Sound味道更浓,还有一种身临Live的效果。

    国际化不是万能的,但摇滚乐不国际化是万万不能的。国际化包括了演奏、录音、制作等方方面面的技术环节,而技术永远是当代艺术的推动力。顶尖的国际化制作,肯定会为国内的音乐人,带来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比如《作》在音乐编曲和录音层面上的大气,就赋予了这首典型性郑钧小品的歌曲,以一种更强的侵略性和冲击力。在技术的角度来讲,这些国际摇滚大拿们手里的活儿,咱们不服不行。

    其实听摇滚乐,有时候不仅仅只是听歌曲的主体部分,但实际上,歌曲只是一首完整摇滚乐作品的其中一个部分。是锦上添花还是落井下石,才决定了一首作品整体的成败。不服来辩!

    而这首歌曲本身,也依然像郑钧一直以来的创作一样,很“作”!原本来讲,像郑钧这样到了爱怀旧的年龄,忆苦思甜才算正经,但是他没有!整首歌曲依然洋溢着一种老子没玩够、老子没折腾够的老朋克心态,人生苦短、尽情疯狂,作一次不够,作得越多越过瘾。简而言之,就是这首歌里有股子劲。而且没有像许多国内老一辈的无产阶级摇滚艺术家一样,要么就在自己以前的世界里走不出来,要么就是在音乐里频频话痨,倚老卖老地让人不知其意。郑钧的这首《作》,就是干净利落、手起刀落,三言两语就把情绪挥洒的淋漓尽致,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在这样的年纪,还能唱出这样的痛快,其本身就够摇滚的了。真是唱的人作,听的人爽。

    不破不立,不作不活!自由、和平、精神之类的词汇,对于摇滚乐的定义终究太宽泛,太似是而非,倒不如和郑钧一样理解为“作”,各种各样的作,作的尽性、作的痛快。人生苦短,再不作就晚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喜欢这个作品
    发表于2014.12.06 20:36:05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36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