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是什么?
廖阳 于 2015.05.15 16:09:33 | 源自:东方早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8.60/43

为缅怀先贤、激励新人,上海之春今年首设了“向大师致敬”系列音乐会,已逝“二胡皇后”闵惠芬在纪念之列。同时,音乐节的首届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论坛于4月30日举办,首届论坛主题亦从闵惠芬延展开来,“从闵惠芬的二胡艺术谈当代民族音乐创作的人民性”,探索中国民乐的发展之道。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的观察里,“创作”仍是中国民乐发展的瓶颈与短板,中国民乐创作也始终存在身份焦虑,在两个极端里徘徊:一来,演奏家们习惯量身定做,自产自销。因创作能力有限,部分演奏者数十年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应对各种题材,写不出自己的小圈子;二来,改革开放国门大开,西方音乐和五花八门的写作技术蜂拥而至,青年作曲家紧盯外来技术和国际作曲大赛,比新奇、比张力,“所谓的新潮音乐越写越难听,乐队不愿演,听众不愿听。”

对中国民族音乐而言,闵惠芬堪称民乐兴繁时代的一个映射。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杨光熊看来,闵惠芬之所以能在民乐界拥有无数拥趸,皆因其艺术生涯践行的核心,始终是“人民性”,“她的演奏始终贴近时代、人民和生活,她是人民的艺术家。”

自1963年在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上夺冠,闵惠芬便没有离开过舞台和观众,其舞台时间跨度之长,演出场次之多,受众面之大,当属中国之最。杨光熊举例介绍,1994年至1997年上半年,闵惠芬共举行65场独奏音乐会和专题讲座,参加“民乐会知音”等普级音乐会687场,参与人数达62万,“这个数字是一个艺术家贴近人民的真实写照。”她登过大雅之堂,也上过山下过乡,其二胡演奏既能阳春白雪,又能与普罗大众走得亲近。

而除了人民性,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岳峰认为闵惠芬的成功还离不开“民族性”。“将音乐比作烹饪,人民性就是这道菜为谁做,民族性就是你做西餐还是中餐?”近些年,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一直在强调“去民间化”、“去中国化”,但中国古语早已有言“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中国和西方的音律本就不同,在国人将转基因食品视作洪水猛兽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是否正在走“转基因之路”?而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西方音乐学体系,是不是中国音乐自我转基因的起点?

岳峰以二胡举例说,中国的二胡正在走向小提琴化、钢琴化、交响化,二胡创作离我们的母语越来越远,离听众也越来越远,“刚开始是方言,后来是普通话,接下来是英文。”以至于有人惊呼,要警惕二胡由深植民间走向庙堂的危险,而这也正是中国民乐在现代发展的缩影。

再看中国的民乐团,也越来越像西方管弦乐团的复制之作,而这种大型且工业化的思维,是否又是中国农耕思维变通的正确之路?在关注西方交响化模式的同时,中国民乐忽略了先秦礼乐、唐代宫廷乐队等传统组合,忽略了江南丝竹、西安古乐等民间音乐,而过于强调民族管弦乐团的西方思维,“中国民间音乐的财富太丰厚了,先人有那么多智慧,是否真的就是落后和老土?”

反过来问,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和DNA到底是什么?“闵惠芬二胡艺术的成功,证明根就在脚下,路也在脚下,就是从地方吸取民间音乐。闵氏二胡演奏声腔化的本质,其实就是开启了现代二胡的寻根之路。”岳峰说。

杨光熊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少人创作出有地域风格的小型二胡作品,颇受民众欢迎;职业作曲家也创作过大型狂想曲、协奏曲、随想曲,从技术上将二胡演奏推向更高的艺术层次;但也有部分作曲家从无调性音乐出发,在拙劣的复制中创作了不少无旋律、无章法,远离时代和民间传统而束之高阁的徒劳之作。在他看来,面对西方音乐的强势,中国民乐在传承基础上求变是必需的,但这种推进必须是“杂交不变种,移步不变形,要固本求源,而不是舍本求末” 。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我真的没见识也没研究,还是学理的。说民间,跟民间对立的又是什么,民族音乐里的“民族”是否要带上“古”的意思,大概要带上,否则讲一切新的瞬间了,没必要搞个“民族”这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概念,这里讲的“民间”到底是不是“民族”里的民间,如果是就无所谓了,如果不是,那么又是什么把非“民间”的东西下放成民间,这大概都是随着那些被贬下去的人顺带贬下去的,不说崇洋媚外,要是想种什么东西总得有合适的土地吧,总不能让南北极的香蕉树上长香蕉吧,太浮夸,甚至有些无耻了吧,最后都只能是空谈,是一种焦虑而已,也只能是一种焦虑了。这里面的民族改成“民族乐器”更合适些,谈音乐大概没什么味道了。喷完了,每次看到“民间”我都觉得有些奇怪,反正不会是农民起义,现代信息交换这么发达,大家都会普通话,大概是越来越趋同的,像科幻电影里的一个人类遭灾后的聚居点,这个堡垒之外一片荒芜,要出去逛逛还有变异兽的威胁呢,大概就是“团”越少越没有民间,也就是官影响越大就越没有民间,乱七八糟的喷完了,得做饭了
发表于2015.05.24 12:05:56
11
122.235.142.***
122.235.142.***
发表于2015.05.22 22:58:04
10
113.247.255.***
113.247.255.***
发表于2015.05.22 13:22:10
9
116.021.185.***
116.021.185.***
发表于2015.05.18 19:41:07
8
03
发表于2015.05.18 12:47:59
7
115.193.162.***
115.193.162.***
发表于2015.05.18 12:46:55
6
115.193.***.***
115.193.***.***
5
060.190.172.***
060.190.172.***
发表于2015.05.17 06:43:52
4
10
例如,民乐演出可能要请外国友人驻华使馆人员来了解一下中国文化?就会来点不中不洋的曲子。可能还有领导来听,音乐会说不定还得发表个讲话啥的。为了照顾面子,二胡、琵琶等音量不够大的乐器也要占一个大音乐厅,结果还要配上麦克风+现场扬声器。反正我听过几场这样不伦不类的民乐,实在深恶痛绝~
发表于2015.05.16 15:18:51
3
中华民乐,是我比较喜欢听的,这个必须赞一个。希望以后能多出好的作品。
发表于2015.05.16 07:55:03
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50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