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弥坚,越老越怪——略谈小提琴家克莱默
张可驹 于 2016.09.30 11:47:57 | 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烩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概是古典唱片业黄金时期的末尾。

那时获得声望的演奏家们不仅成为古典世界的红人,也往往能够录下相当数量的效果出色的唱片。他们不仅在乐迷心目中树有自己的地位,也成为某一家,或某几家唱片公司的代表人物。

可是在唱片业剧烈变动的今天,当年的许多名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当然也有人挺立着。我们可能在小品牌的录音中继续欣赏一些人的演奏,幸运的话,也会在现场遇见他们。

结果有时是失望,有时是惊喜,有时看到风格的转变,有时看到始终如一。2016年6月9日聆听克莱默的现场则带给我复杂的感受。

那段时间冒起的小提琴家里面,俄国学派的双璧,克莱默与穆洛娃都属于技巧、修养、风格最出众的几人之一。原本后者在Philips发展,前者在EMI、Philips、DG与Teldec之间周旋。多年后,穆洛娃转战Onyx,克莱默则以ECM为主,偶涉其他小公司。

他们的风格泾渭分明,穆洛娃典雅、洗练,克莱默桀骜、嶙峋。到了今天,她艺术中的品格仍是沿着那个方向发展,郁郁葱葱;而他这位“怪杰”,演奏中的“怪”变得平和了些,整体上的奇诡之处比以往却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几年有幸听过他们的现场,克莱默还听了两次,最直观的感受便是:真正的大师级演奏家的艺术确实是持续发展的。

哪怕时间的流逝有客观影响,他们的音乐表现还在不断成熟、深化。与此同时,他们技艺中的那份扎实,至今仍稳妥地成为音乐表现的工具,许多方面都不是某些后辈同行可以相比。

这里只谈克莱默(Gidon Kremer)。

  • 小提琴演奏对身体反应的要求比钢琴更严苛,弹到80岁的钢琴家不罕见,而小提琴家年近60就是进入艺术生命的老年了。今年69岁的克莱默所展现的技艺却表明,他还实实在在是小提琴界的领军人物。

    不过,当年郑延益先生谈到他在香港的演出以巴赫《恰空》开场,都认为是大胆的安排。到如今,小提琴家直接上维因贝格的无伴奏,后接肖斯塔科维奇的奏鸣曲而完成上半场,无论特立独行的风格,还是对听众接受力的挑战,还更上了几个台阶。

    作为现代音乐,维因贝格的作品无疑是有内容,有深度的,并非概念的堆砌,可这首无伴奏曲风晦涩也是事实。

    这样的安排是小提琴家的个性与理念相结合,他的演奏则成为一种“示范”:身体力行地告诉人们,表现当代音乐,或其他有品质却不易接受的作品时,演奏者应当更努力揭示音乐中的美,探索其深度;绝不能躲在风格的“庇护”之下——反正人们听不懂也照样鼓掌。哪怕不易接受,听者能在维因贝格的作品中体会内心独语的东西,同克莱默在发音方面的成就,还有他的深入理解是分不开的。

    表现老肖的作品亦然,他演奏强音时的爆发力比过去削弱了些,表现细致的色彩变化却是老而弥坚,甚至越酿越醇。

    在小提琴家的青年时代,他的发音由于表面的粗犷而令人惊奇,细听之下却能感受到丰富的色彩和内蕴,否则他的演奏是难以动人的。

    这次的独奏会上,克莱默特别针对不同时代的作品展现出音响与风格的艺术。处理上半场的现代作品,在发音方面,他是于冷峻中带出几丝温暖,意境的表现则是在苦难深重的世界提示出人性的留存。小提琴家对乐器的控制仍旧精湛。

    当晚我坐在二楼的后排,克莱默在音色方面种种细致的用心,还有拨弦的穿透力都清晰地传送到那里,这是真水平。

    不过,当晚在音色方面最出众的演奏还是拉威尔的奏鸣曲。

    印象派的作品需要最细腻的色彩变化,克莱默通常不会同拉威尔联系在一起,可他在此展现的揉音确实千边万化。尤为可贵的是,小提琴家从未刻意表现“变化”,而只是让揉音的效果如同细腻的水彩般蕴染。配合他顶尖的运弓技巧,第一乐章结尾的长句无尽流淌,色彩淡雅却又让人迷醉,余香缭绕,至今仍可回味。

    再忆及小提琴家上次舒伯特室内乐的现场,还有穆洛娃的贝多芬协奏曲现场,不能不感叹他们作为那一代的楷模,地位仍在。

    哪怕风格相去甚远,二人的演奏都反复提醒人们,理想的演绎就是技巧、品位与个性相结合。现在他们都不在大公司录音了,实在是让人深思的事。当然作为听者的我,多少也希望克莱默选曲时的个性能略做折中。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28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