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系列之埃尔加
hh373 于 2016.11.05 16:49:15 | 源自:hh373的博客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想象一下没有胡子的埃尔加会是什么样子?我们都熟悉布拉姆斯的形象,留着胡须,年老而充满睿智,可谓德高望重。但对比他二十多岁没留胡须时的照片,你就会发现那是个完全不同的、热情而浪漫的真实形象。再比如埃尔加的同时代人,年轻的古斯塔夫·霍尔斯特(Gustav Holst)也是留着胡须,人们简直无法想象,那位苦行僧式的霍尔斯特会穿着那样的衣装。

老实说,在埃尔加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确有一些伪装的因素,这并不是说他假装要成为他不曾是的某种东西,但高傲的外表隐藏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个性。埃尔加曾获得过“女王音乐大师”的称号,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的音乐被认为是帝国精神的体现,因其表现出的荣耀与高傲而受到崇拜。但现在看来,在作曲家传记研究中占相当主要的一个方面却是他的内省,有时还是痛苦的折磨。如果这后一种解释能得到证实,那么埃尔加本人是要负大部分责任的:不能否认,他热爱那些来自上流社会的服饰,而在他的生活表面也不是没有某些虚张声势和恃才傲物的因素。

我们的记忆中保留着埃尔加晚年的绅士形象——他与他的狗在一起,体现出乡村贵族的气质。奥斯伯特·西特韦尔(Osbert Sitwell)曾略带嘲弄地描述过他与爱德华·埃尔加爵士会面的情景:“这个丰满的鬼精灵有着灰色的胡须,灰白的头发,头顶灰色的礼帽,身着工装上衣,浑身上下活像布基上校(Colonel Bogey)的化身。”当然我们也能感觉到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他在晚年虽经努力仍遭失败,在相隔近15年之后,又返回到大型作品的创作中。看他在创作《第三交响曲》时的照片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个20世纪20年代的形象缺少那种高贵的精神。

埃尔加试图在掩盖什么呢?他给公众的印象应该是蔑视一切,而且放弃了任何进行心理分析的尝试。他是位极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的通信与文章中常常能流露出在他作品的辉煌表面下的阴暗世界——这种阴暗常为他的音乐增加了色彩。他经常陷入沮丧之中,即使是在他最受欢迎的时期,他也会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他有能力去大声呼吁,他并不想在音乐世界中做太多的事情。欧内斯特·纽曼(Ernest Newman)曾描述过他在1901年第一次见到埃尔加时的情景:“他那时给我的印象是特别敏感,有些自我矛盾,是个私下里很不愉快的人。”埃尔加在1912年,也就是在他完成《音乐制作者》(The Music Makers)之后的某一天给他的女友,艾丽斯·斯图尔特·沃特利(Alice Stuart-Wortley)的信中写道:“我把自己裹在厚外套中,坐在那里只有两分钟,眼泪就从我冰冷的眼睛里泉涌般流出,我厌恶这个世界——我回到冷清空旷的屋子里,我多么憎恶我已经创作的那些作品:我到处徘徊,浑身发抖,我想要毁掉我手中的作品——那都是些废物……”。

经常出现的这样的倾诉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毫无用处,而且是适得其反。埃尔加充分意识到他作为一位作曲家的价值,但他很少安于现状:作为天主教徒,他认为自己已经被新教社会所排斥(他在晚期生活中似乎已经成为无神论者)。他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父亲,作为伍斯特(Worcester)音乐店的经营者,尽管很受尊敬,但他也仅仅是为当地贵族家庭钢琴调音的商店老板。由于埃尔加的妻子艾丽斯·罗伯茨是驻印度军队一位将军的女儿,因而在1889年结婚后,埃尔加得以进入了较高的社会阶层中,但他永远也无法摆脱自己在最佳环境中受到讥讽的感觉。

也正是艾丽斯·埃尔加给予了埃尔加他所需要的安全感,这也是为了她自己的未来利益。其实,在遇到埃尔加之前,艾丽斯已经出版了诗集和一部两卷的小说。但她把自己曾有过的希望和能力都坚决而完全地贡献给了她丈夫的事业。没有艾丽斯,埃尔加就只能是个在当地旅行的音乐家。1920年艾丽斯去世以后,埃尔加实际上就放弃了作曲。

埃尔加去世的时候是76岁,但他成熟期的作品大都是在他40岁到60岁的20年间创作的。他并不是起步较晚,即使他在40岁去世,他也会留下许多精心创作的作品,他用了许多年的时间来寻找一种真实的独特声音。或许蒂皮特(Tippett)也是类似的情况,到了40多岁才开始赢得名声。还有亚纳切克(Janacek),他的发展也比较慢,但他早期从事的教师和演奏的经历与埃尔加不尽相同。和埃尔加一样,蒂皮特也是自学成才,相比较而言,埃尔加是一位富有激情的天才音乐家和优秀的表演者,他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课程。想象一下,蒂皮特还有可能以画家或诗人为职业,但对埃尔加来说,音乐是他唯一的出路。

对一位英国作曲家来说,这条路最终并不是他所期待的,特别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的时候。清唱剧和戏剧性康塔塔是当时英国传统的音乐形式,埃尔加开始创作时似乎命中注定要沿袭它们。在1889年至1903年间他创作了七部这样的作品,作为《新约》三部曲中第二部的《天国》(The Kingdom)就是这最后的一部作品。在这些合唱作品中,埃尔加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形式,他让管弦乐队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他1899年开始创作《迷语变奏曲》( the Enigma Variations)的时候,管弦乐队就开始在他的作品中占绝对优势了。

在1907年至1911年间创作的两首交响曲(尽管两部作品的构思是在更早些时候进行的)达到了埃尔加管弦乐创作的高峰。他酝酿了好久,直到自己完全掌握了交响乐的传统技法才动手创作。《威仪堂堂》进行曲第一首中三声中部——“希望与荣耀之国土”旋律——的最初构思可追溯到1901年,那时他就尝试着开始交响曲的创作。他知道自己已经写出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旋律”,但他却无法把它变成一首交响曲的内容。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和《法斯塔夫》(Falstaff)的时候,而《安乐乡》(Cockaigne)和《在南方》(In the South)这两首序曲却成为管弦乐曲的佳作。1919年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最后的问鼎之作:他此后没能创作出如此辉煌的作品,尽管安东尼·佩恩(Anthony Payne)在1997年发现的埃尔加《第三交响曲》的片断中不乏如火的激情。

由于出生在伍斯特郡,埃尔加的身上保留了乡下人的心态,他一生中曾有两个时期住在伦敦,那是他在1911年得到的Hampstead别墅,也是其社会地位的象征,但他在那里常常感到沮丧,且一无所获。他需要乡间的环境,他曾说过:“音乐就在空气中——你只要根据所需多少拿来就行了。”他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实际的音乐演奏,他的好朋友威廉· 亨利·瑞德(William Henry Reed)回忆起他在录制《第一交响曲》时说过:“演奏这部作品就像……你在河边听到的某些声音。”他的音乐在他曾生活过的景物中生存并呼吸着,所以标题性作品不多,这一点与他的同事理查·施特劳斯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点是与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和霍尔斯特不同的,埃尔加对复兴民间歌曲和都铎时期音乐没有丝毫兴趣。

埃尔加对于当今的作曲家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他好像仅仅是欧洲传统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不是一位改革者,当然也不会因为没有参与改革而受到轻视。对我来说,埃尔加似乎还不是“过于英国化”的:与许多同时代人和追随者的温和为本有所不同,他的音乐太过浓烈,以至于不能套上民族主义的标签。作为一种时尚,我是伴着埃尔加和西贝留斯的音乐长大的,但我也喜欢柏辽兹和斯托克豪森的音乐。作为主流的作曲家是不可能被淘汰的,因为历史需要他们。 埃尔加最吸引我的是他的作曲方式。他会把不同的音乐动机像镶嵌画一样地组合在一起,用来组成许多不同的形式,直到有把握最后决定下来才能明确。他极少在钢琴上作曲,但钢琴却是他用即兴演奏来决定作品最终形式的基本工具。这样做有其不足之处,但却能使音乐具有非凡的自发性和有机发展的感觉。

没有哪两位作曲家是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创作的,但斯特拉文斯基的作曲方式却与埃尔加非常相似,他也是把音乐片断放在一起来组合,这在他的笔记本上有所显示。埃尔加有选择的使用主题乐思来编织完整的结构形式,这些乐思他会在早先的笔记本中搜寻,甚至是儿童时期的音乐曲调。这种发生在他晚年失去灵感时的特例也意味着,他不可能总是依赖新乐思的产生:但这是他使用了一生的创作方式。一个乐思在找到其合适的位置之前能够秘密地保留很长时间——《第一交响曲》慢乐章中的充满灵性的音乐旋律就是在几年前构思的。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音乐与其分析并不相互排斥,音乐并不需要分析,但形式上的分析往往错过了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没有考虑作品真正的内涵和核心。埃尔加对自己作品的分析非常谨慎,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作曲家,他的这个背景使他对纯学术问题产生怀疑。他在伯明翰大学做音乐教授也相当失败,没有学生和追随者,或许也正因为此,他在生命即将结束时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且不合时宜。但仅就埃尔加创作了自普塞尔以来已经枯竭的传统英国音乐这一点来说,他就是功德无量的。没有他的努力,这个国家的音乐史将会从根本上有所不同。在他首次获得成功的一百多年之后,他一定会高兴,甚至有些惊讶,因为他还继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 爱德华·埃尔加生平:

    • 1857年:6月2日埃尔加出生在伍斯特附近的Broadheath,他的父亲是钢琴调音师和当地罗马天主教堂的管风琴师,1863年在伍斯特开了一家音乐商店,全家定居于此地。

      1863年:在柏辽兹的《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首演之后,《特洛伊人》也在巴黎首演了。埃尔加热爱柏辽兹的音乐,其影响可在《杰隆修斯之梦》等作品中听到。

      1866年:埃尔加表现出很强的钢琴即兴演奏能力,他参加了合唱节的排练,他的父亲也在那里的管弦乐队中演奏小提琴。这一年埃尔加也因为弟弟乔的去世而陷入悲伤之中,弟弟是个音乐神童,曾被称为“家庭的贝多芬”。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迪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yev 1834-1907)通过“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重量把化学元素进行了分类。埃尔加对化学非常迷恋,他在家中辟出一个实验室,起名叫“方舟”(the Ark)。

      1873年:埃尔加代替父亲从事教授小提琴的音乐家生计,他担任精神病疗养院的音乐创作和指挥,这是音乐治疗的早期试验。

      1888年:埃尔加为他的未婚妻卡洛林·艾丽斯·罗伯茨创作了通俗钢琴作品《向爱情致敬》。她是位小说家,原本是他的钢琴学生。他们于1889年在Brompton Oratory结婚,1890年8月,卡洛琳生了他们唯一的孩子,卡里斯(Carice)。

      1890年:奥格斯特·约翰尼斯·耶格(August Johannes Jaeger )担任Novello音乐出版社的经理,他后来以他的友谊和对音乐评论的深刻见解影响着埃尔加。埃尔加在《迷语变奏曲》中用音乐把他描绘成“猎人”。

      1897年: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执政六十周年的庆典,埃尔加创作了《帝国进行曲》,他还把他的康塔塔《Caractacus》题献给女王。

      1899年:《迷语变奏曲》的成功给埃尔加带来了好名声,但一年后《杰隆修斯之梦》的失败又使他深受伤害。他把清唱剧说成是自己的“最好作品”。他在《安乐乡》(《在伦敦城》)(1901年)中用幽默的伦敦形象隐藏了自己的感情。

      1905年: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首次在德雷斯顿上演,由于审查机关的刁难而使其更加轰动。埃尔加曾在此前的一次演讲中说过,施特劳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

      1910年:在完成了两部《青年指挥棒》组曲之后,埃尔加创作了两部交响曲(1908和1911年)和《小提琴协奏曲》。弗里茨·克莱斯勒首演了小提琴协奏曲。埃尔加在1911年获得荣誉勋章。

      1913年:斯潘赛·戈尔(Spencer Gore 1878-1914年)成为画家Camden Town Group的第一会长,负责把后印象派的绘画引入英国。1913年,这个组织被吸收进哈罗尔德·吉尔曼(Harold Gilman 1876-1919年)主持的伦敦公司。左图是吉尔曼在1914年创作的《餐厅》(Eating House)。

      1914年:埃尔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了《英国精神》(Spirit of England)。他把《威仪堂堂》(1901年)进行曲第一首中三声中部的旋律改编进了为爱德华七世创作的《加冕颂》中,歌词“希望和荣耀之土地”受到普遍欢迎。

      1919年: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由于乐队排练不足而进行的劣质首演引起评论家和公众的不良反应。几个月后,埃尔加的妻子去世(1920年)。

      1923年: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创作了《圣琼》(St Joan),他是埃尔加的密友,公开维护埃尔加的音乐并说服BBC委托埃尔加创作《第三交响曲》。

      1924年:埃尔加获得了“女王音乐大师”称号,但妻子的去世令他对作曲失去热情,只创作了少数小型作品和《第三交响曲》的片断。他完成了一些重要的录音制作,包括由十几岁的耶胡迪·梅纽因在1932年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

      1929年:有人提出了新的《音乐作品版权议案》,主张作曲家对一部作品公开演出的永久权力只有两便士。埃尔加和肖伯纳都强烈地反对这个议案。

      1931年:HMV录音公司与Columbia公司合并成EMI。11月,公司在伦敦的Abbey Road新建成录音棚,邀请埃尔加去指挥。他以《法斯塔夫》交响曲的录制作为开篇。

      1934年:2月23日,埃尔加在伍斯特的家中因癌症去世,他被安葬在Little Malvern的St Wulstan教堂他妻子的身边。1935年,伍斯特大教堂建立了纪念埃尔加的橱窗。

    埃尔加的创作风格:

    • 贵族气质:埃尔加特有的标志,就是他的音乐本身所表现出的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而音乐中的主要情绪往往是英雄性的,但略显悲伤。

      管弦乐色彩:埃尔加曾说过:“那些在钢琴上听起来十分恶劣而且是不可能的和谐声音在使用乐器演奏时能发出极其令人愉悦的声音。”他的话虽有些过激,但为我们提供了他的管弦乐配器的风格特征,那也是音乐的一种色彩,每个音符都十分谨慎地得到安置,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音乐旋律:埃尔加是完美旋律的追求者,特别是在他的轻音乐作品中,他像创作大型作品一样严谨有加。而在大型作品的创作中,他最优美的旋律往往融和声的精致与思念的音程于一体。

      民族主义:埃尔加曾在1898年说过:“我希望有一天能创作出一部伟大的作品—— 一部令我的英国同胞喜欢并热爱的富有民族性的作品。”这并不意味着他希望英国国旗遍地飘扬。

    原文链接:http://helenhou.bokee.com/4688123.html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561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