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用西方音乐价值观贬损民乐
孙元昌 于 2017.03.14 20:14:57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82/108

民乐,即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它不仅在国民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国际舞台上也常绽放异彩。

但是在我们音乐圈,却总有部分人固守西方音乐价值观,对民乐抱有偏见,他们习惯于带着有色眼镜看民乐,一有机会就冒出来贬损民乐、贬损民族乐器。他们平时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西方乐器跟民族乐器进行对比,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小提琴与二胡之比。

他们说:小提琴有四根琴弦,音域比二胡宽得多,要演奏同样的旋律,二胡需频繁换把,而小提琴则无需。小提琴音色明亮,且可以演奏和弦。而二胡声音单薄、阴柔,不能演奏和弦,音量也不及小提琴。因此,他们认为二胡远不如小提琴。初听这些意见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要对东西方乐器进行对比,仅凭三两个技术指数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关于小提琴与二胡之比,也许我们可以从面包与馒头之比中获得一些启发。面包,西方人餐桌上最主要的面食,它既有奶油、食糖的香甜,又有鸡蛋、面粉等多种原料的营养。而馒头,既无奶油、食糖的香甜,也无鸡蛋、牛奶等的营养。如此说来,面包与馒头孰优孰劣岂不一目了然?但国人的选择却恰恰相反,面包虽已传入中国多年,却始终未能动摇馒头在国人餐桌上的地位,偶尔换换口味尚可,若以其代替馒头长期食用,大都受不了。难道如此现象还不令人深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西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不仅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培养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多少年来,中华民族在世界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造就了令世人称羡的民族音乐文化。这种独具东方色彩的音乐文化,与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同生共长,民族音乐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扎根,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固守西方文化中心论,用西方音乐的价值观评价我们的民族音乐,判定东西方乐器的高下,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实际上也无需判定,因为无论小提琴还是二胡,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来说,适宜的就是好的。

经验证明,要演奏《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西方小提琴曲,二胡远不如小提琴,即便是一流的二胡演奏家,也比不过二、三流的小提琴乐手;而要演奏《汉宫秋月》、《江河水》、《长城随想》等二胡曲,小提琴肯定不如二胡。因为在这里小提琴的“音域宽广”、“音量大”,都派不上用场,且“音色明亮”不仅无助于演奏这些二胡曲,反而成了演奏此类乐曲的短板。不仅如此,由于小提琴是带指板的乐器,限制了揉弦、滑音等技巧的发挥,使得它缺乏演奏上述中国乐曲必不可少的压揉、滑揉的音响效果;而中国乐器二胡,琴弦是悬空的,滚、压、滑等揉弦及滑音技巧运用自如,音响效果丰富多彩。加之二胡的音色极具东方情调,能够很好地表现上述中国乐曲的意境与神韵,使得对上述乐曲的演奏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可见衡量中、西方乐器的高下,不能仅凭几个音域、音量之类的性能指数,更要看能否准确表现本民族音乐的风格、韵味,并以此赢得知音;还要看能否充分表达人民大众的情感并被他们所喜闻乐见。

应该承认,有的中国乐器声音个性较强,缺乏西方乐器那样的融合性,因此尤其是在追求民乐交响化的过程中,有时会招来“干、尖、扁、噪”的批评甚至讥讽。但如果你真正认真欣赏过优秀的民族器乐曲,便很可能会有另一种印象。之所以产生“尖、干、噪、扁”音响,多不是民族乐器本身的问题,而是作品的问题,是创作人员作曲配器对乐器使用不当所致。况且民族乐器本来就不是为交响化而存在的,至于民族乐团是否该照搬西方模式,走大军团、交响化的道路,也还有待实践、验证。

如今有的创作人员(特别是新手),虽然是创作民乐曲,却根本不了解民族乐器的性能,不熟悉民族乐器的音域、音色、最佳音区,不了解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表现力,更不了解每一种民族乐器的闪光点乃至独到之处。他们在作曲配器时,总是离不开西方音乐价值观,照搬洋教条,只是依据书斋上学到的知识,把二胡当小提琴,把唢呐当小号。尤其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总想出新、出奇,总想颠覆传统、一鸣惊人。

可想而知,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不能发挥民族乐器的优势,反而让民族乐器违背常规,承受不堪承受之重,排练演出效果自然难如人意。可遗憾的是创作人员,不仅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吐槽民族乐器的音色。难道他们不该想一想为什么民族乐器在演奏别的民乐佳作时,文可如吟如歌感心动耳,武可人吼马嘶气吞山河。而演奏您的大作就“尖、干、噪、扁”了呢?

民乐,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中乐、国乐、华乐等。民乐者,民族之乐;中乐者,中国之乐;国乐者,国家之乐;华乐者,中华(华人)之乐。从这些称谓中,便可以窥出民乐在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中的地位。

如今,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民乐。对于那些海外游子来说,民乐就是乡音,是最能拨动他们心弦、让他们落泪的声音,是无论什么西方交响乐都不能代替的声音。

当然,任何事物都应不断发展,民乐也不例外,不应固守曲式简单、旋律老旧的状态,而应该顺应新时代、展现新面貌。但是发展、创新,要找准方向,不要背离传统、盲目模仿西乐,更不要用西方音乐的价值观贬损民乐。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3.128.130.***
113.128.130.***
发表于2021.06.03 22:10:31
19
113.074.126.***
113.074.126.***
发表于2020.01.09 17:37:38
18
015.065.244.***
015.065.244.***
发表于2019.01.30 14:15:53
17
101.068.***.***
101.068.***.***
西乐、交响十几年都无法欣赏。不知是音响问题,还是听音习惯问题。
交响感觉太直白,而民乐声音背后的韵味就太回味了,在古时候,民乐也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西乐似乎就没有(有也是宗教性的,更是难以欣赏)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03.25 13:08:42
16
104.217.***.***
104.217.***.***
赞赏观点,但论证似有可改善处~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3.23 16:20:12
15
175.042.019.***
175.042.019.***
发表于2017.03.23 10:56:59
14
03
毕竟民乐乐器很多也是舶来品,胡琴的胡在古代就是外国人。那音响和技艺也可以借鉴。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7.03.22 19:31:17
12
03
倘若蜜桃和香蕉一样干或者香蕉和蜜桃一样脆,那也是不够美味的。乐器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就好。
发表于2017.03.22 15:49:52
11
036.032.161.***
036.032.161.***
发表于2017.03.22 12:19:02
10
10
各有所长,西乐要表达出月光下的凤尾竹 渔歌唱晚 二泉这些音乐的调调也是很费劲的。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3.22 11:18:48
9
116.011.***.***
116.011.***.***
好文!还有7楼不知听过将军令没有?或看过黄飞鸿电影没有?
此帖使用Android设备提交
发表于2017.03.20 00:32:28
8
106.119.***.***
106.119.***.***
锣鼓+唢呐真心欣赏不了!
此帖使用LENOVO X3C70提交
发表于2017.03.19 15:00:57
7
115.152.250.***
115.152.250.***
发表于2017.03.18 21:44:13
6
123.163.011.***
123.163.011.***
发表于2017.03.17 22:04:32
5
113.102.***.***
113.102.***.***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3.17 14:44:34
4
103.240.126.***
103.240.126.***
发表于2017.03.16 19:19:23
3
211.143.230.***
211.143.230.***
发表于2017.03.15 11:16:18
2
123.054.155.***
123.054.155.***
发表于2017.03.14 20:31:05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10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