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AWARE 享声 MR1 便携式音频播放器测评报告[一] 功能与耳放输出测评
Soomal 于 2017.05.30 03:44:58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8.56/334
主观听感

在主观听感测评中,今天这篇测评大多数只讨论MR1耳机输出的表现。在耳机输出部分,平衡输出我们参考了HIFIMAN的HE-560和HE-1000、森海塞尔HD800、HD650以及Vsonic的GR07X;在非平衡输出下除了以上耳机外,还参考了AKG K812、K701,Vsonic GR09等。对比的播放器包括享声自己的MR1、享声A280III的耳机输出[主要对比头戴大耳机],飞傲X7+AM3的平衡输出,iBasso DX200的平衡输出,Chord Mojo的耳机输出。而Lineout和数字输出,留在下一篇测评。由于对比的内容非常多,所以下面的描述可能需要大家多看几遍,如果描述的不够详细,对比的排列组合没有照顾到,可在文章后留言进一步探讨。

整体印象:享声MR1相比M1PRO来说,声音风格在细节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MR1的最大输出功率要比M1PRO大得多,所以在不同耳机上这种风格上差别表现有所不同。当然,我们这里还是主要先说说耳机输出下的表现。MR1的耳机输出风格大体来说已经不再是M1PRO下的明显趋于温和的暖声,MR1明显开始追求高频的瞬态速度、极高频的解析力和密度,这种趋势竟然和飞傲的AM3耳放模块很相似。当然,MR1没有做的那么夸张。而双DAC和足够强大的供电也让MR1在中频和低频的厚度、动态方面肯定比M1PRO有了不小优势。以MR1的驱动力来说,足以抗衡Mojo、AM3的平衡模块、iBasso的DX200平衡,乃至A280III的非平衡耳机输出。所以,说享声MR1的耳放达到了桌面级并不夸张。

高频表现:享声MR1的耳放模块配置不详,但从高频的风格听起来真得非常像飞傲AM3的味道。但是MR1有几个比较大的优势让它的高频输出没有像X7+AM3那样导致高频扯的那么过分,“扯”这个字是指将本来很高质量很高解析力的高频变得紧密而又略显单薄,极大声压下的控制力变弱,有尖锐感[也要看搭配的耳机]。AM3这个趋势太明显。但MR1为什么没有这么过分?第一,MR1的数字部分的优势肯定明显,因为它的数字输出的高频是相当柔和松弛的[剧透了],这种柔和松弛的趋势要比X7的数字输出,甚至M1PRO的数字输出,A280III本身的数字部分都明显,所以MR1的高频也带来了非常好的解析力,而在耳机输出部分则中和掉了它柔和松弛的一部分。声音密度得以比较明显加强,声音变紧。这种高频,相比M1PRO来说,解析力提升很大,声音密度提升也不小,不过风格也不再柔和。在Aurvana Air、GR07C、GR09这样级别的耳机上,其实M1PRO的听感会更好,因为MR1强大的控制力对于这么容易推动的耳塞来说无用武之地,反而是风格上偏紧,以及极高频部分过于好的密度让这些动圈单元应付不来。而相对来说,动铁的高频则会在MR1这种风格中表现出更好的密度和解析力,但是风格上同样变硬,根据音乐风格不同和喜好不同,可能M1PRO的整体听感在搭配小耳塞时都不弱于MR1。

然而平衡输出下MR1会扳回很大一块,哪怕是搭配GR07X这样的耳机,在MR1的平衡输出下,可以选择中等增益,MR1的平衡输出会让中频和中高频的动态有很明显提升,高频的声场和结像也会有一定提升。虽然声音还是紧,但不高频因为中频的支撑而变得不那么突兀。

无论是平衡还是非平衡输出的MR1,它的高频素质和解析力都毋容置疑,搭配HE1000、K812乃至不好伺候的HD800,高频的细腻程度和控制力都是相当好的。当然,这种偏紧,极高频的密度有些过分的高频在应对HD800时控制力表现就不够好,而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iBasso的DX200,它的高频的稳健是接下来所有对比的音源中最好的。虽然损失了一点点极高频的延伸,但似乎真的没有必要这么夸张去注重那部分的密度。

在我们使用的耳机中,无论是X7+AM3、iBasso DX200、Mojo、MR1,它们的高频质量和解析力都足够好,甚至不需要搭配平衡输出也足够好。不过,论极高频的细节X7+AM3和MR1的平衡输出最为细腻,但AM3的控制力最弱,容易发出尖锐声。Mojo的极高频相对偏弱,但是它的声音反而更像老风格中的中性一类,高频的密度格外好[不包括高阻抗耳机]。而MR1的声音相对最为干净细腻,高频还是略显尖了一点。耳机输出并非MR1的最强项。如果按照我们的听音习惯,MR1的高频应该再做收敛,能够达到DX200类似状态再好不过。而搭配小耳塞来说,M1PRO的综合听感要高于MR1,MR1只是在解析力和密度上更好。

中频表现:MR1的中频开始展现出双CS4398和平衡输出的威力[如果需要的话]。同样,在搭配小耳塞时M1PRO有更柔和的听感,但是M1PRO的中频相对来说不够干净和扎实,如果喜欢很柔和的人声,那么M1PRO仍然是很好的选择[也仅限于小耳塞]。而MR1表现出的风格不同,它的中频饱满而有力,声音同样相对来说收紧了一些,但仍然属于比较松软的暖声风格,由于中高频本身也很细腻,动态十足,所以整个中频听起来并不那么老气,属于既不缺底气也不缺朝气的扎实风格。相比来说DX200则属于ESS系列很稳重内敛的中频风格,细节上很温和,但动态上则有些放不开。

在平衡输出下,首先来谈谈最大优势。那就是300欧姆阻抗的耳机HD800和HD650,以MR1的输出功率,即便不打开高性能模式,MR1搭配HD800和HD650的中频声音的厚度也是以上所有设备中表现最好的。请注意,它的中频厚度也是强于A280III[非平衡输出]的,那么Mojo如何?Mojo在搭配K812、HE1000时其实并不差,但是对于高阻抗耳机来说,中频还是明显单薄了[弱于A280III]。在中频部分,仍然可以感受到MR1细节方面的优势,声音的层次和张力仍然稍优于DX200,明显优于AM3耳放。如果搭配高性能模式,那么HD800和HD650的中频还会明显变的宽松,但和台式耳放比还是不够松弛。这里要说说A280III耳机输出和MR1平衡输出差别,A280III的整体动态更好,声音放得开有张力,但是似乎声音偏干缺少细节,或者说线条比较粗大动态时放得开,但整个形态却不够细致扎实,动态越大听起来似乎声音有些发空。

而在K812、HE1000非平衡模式下,MR1的表现同样足够出色,以K812为例搭配MR1的非平衡输出,中频中低频的厚度同样优于A280III,声音层次和细节也要稍强于A280III,我们可以在MR1搭配K812时听到比较松弛的中频,不过在人声表现上则表现出MR1相对紧凑、有活力的一面,而不再是M1PRO的温和。但总体来说,MR1的中频相比A280III的厚度并不弱,动态相对偏弱,声音张力不足。解析力方面,MR1肯定占优。而在这部分,DX200的中频要比MR1更内敛一些,但是厚度和动态要弱一些,遇到变态级大动态,那DX200就差了档次。所以,如果听交响乐那么MR1的整个听感更为扎实有气势[例如搭配HD800、HE1000],而听人声DX200听起来则更为圆滑一些[使用快速滚降线性滤波器],MR1的人声也足够扎实饱满,且并不那么紧张,尤其中频偏低部分,是稍偏松软的。

低频表现:MR1的低频表现,在平衡输出下像中频一样,可以给耳机带来更好的动态,更饱满有力的声音。而对于高阻抗的耳机来说,在声音厚度方面的优势要更为明显。不过,在搭配K812时,MR1的低频也富有弹性和力度,中低频的动态和张力都不错,大提琴的表现厚度和解析力都相当好。在用平衡输出搭配HD800时,MR1如果打开高性能模式,可以表现出类似台式耳放的宽松感[HD650也有类似趋势],这种宽松感确实是Mojo、DX200等表现不出来的。如果关闭高性能模式,声音相对会更紧凑细腻,中低频的饱满程度如果没有对比,还是会觉得相当好。而Mojo搭配HD800就会在这部分显得比较吃力,或者说是有气无力。而比较接近的是iBasso的DX200,它的温和的听感占了风格上的光,不过要是比输出功率,MR1还是领先的比较多,它可以让并不好控制的HD800表现出更好的动态和控制力,而DX200的张力就要弱一些。

虽然HE1000和HE560灵敏度不算很高,但是平面振膜反而在风格上不太怕音源去追求解析力和密度,所以听起来感觉会更好,MR1的非高性能模式已经足可以让HE560的声音足够饱满,反而高性能模式在HE1000、和HE560下会显得高频似乎多了点很轻微的噪声?

而总体来说,对于一款便携播放器来说,MR1的耳机输出低频的动态和弹性还是令人印象深刻,在随身听中可以将大耳机的低频推出弹性的其实并不多。如果与A280III这样的耳放相比,MR1可能还是缺一些整体的松弛感,是真正的动态的欠缺,但在声音厚度和密度、力度上已经肯定不弱了。

小结:对于我们手中这条很不好伺候的HD800,MR1已经有如此的表现其实已经令人满意,只是HD800比较放肆的高频搭配MR1这种偏重解析力和密度的风格,听起来似乎还是不如更暗一些的风格好。而在中频、中低频乃至低频部分,在随身听播放器中MR1的平衡输出驱动HD800、HD650肯定达到了很高水平。在中小音量,不太大动态下其实DX200也可以表现出这种声音厚度和稳重,只不过当需要一些爆发力时,DX200的功率似乎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虽然MR1的高频去追求了密度和解析力,但并没有影响它在中频和低频下比较松弛的风格,这种松弛显然达不到一台甲类台式耳放的水准,但是在搭配HD800、HE1000、GR07X等耳机时仍然不会有声音层次失控的感觉,声音紧凑而始终饱满,表现令人满意。

既然MR1说是要达到台式机的水准,单从耳机来说,如果对比A280III,A280III的耳机输出相对来说声音会比较鲜活,但是相比MR1来说细节上有些发涩,层次丰富程度不够,中频略显薄,不过大动态的爆发力听起来放得更开,声音形态更大,结像更立体。而MR1反而表现的更为成熟,但中高频以上部分略显尖锐,体现了解析力也带来并不那么柔和的听感。而中频和中低频部分,MR1不但有比A280III更好的厚度,而且也有更温和细腻一些的中频。而A280III胜在整个声音比较宽松。

从耳机输出表现来看,如果你使用小耳塞,也并不追求比M1PRO更好的高频密度和解析力,那么M1PRO的表现已经非常好,MR1不见得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打算用MR1的平衡输出去推高阻抗耳机,或者来感受高频更好的解析力,那么与iBasso DX200、飞傲AM3相比,MR1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

关于MR1的数字输出各种对比,以及线路输出对比等听感我们基本已经进行完毕。除了耳机之外,MR1的其他表现能否挑战自家的A280III这台台式设备呢?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23.104.130.***
223.104.130.***
发表于2023.11.20 23:35:04
81
112.012.241.***
112.012.241.***
发表于2021.05.13 00:11:15
80
219.133.046.***
219.133.046.***
发表于2020.03.12 12:38:05
79
182.148.123.***
182.148.123.***
发表于2019.03.04 22:48:24
76
180.143.082.***
180.143.082.***
发表于2019.01.22 23:15:31
75
110.089.021.***
110.089.021.***
发表于2018.08.29 20:43:45
74
123.151.077.***
123.151.077.***
发表于2018.08.28 02:07:25
72
122.246.071.***
122.246.071.***
发表于2018.08.18 19:59:12
70
117.136.008.***
117.136.008.***
发表于2018.06.11 00:40:50
69
117.044.178.***
117.044.178.***
发表于2018.05.27 20:19:01
68
106.037.164.***
106.037.164.***
发表于2018.05.23 18:46:34
67
060.003.139.***
060.003.139.***
发表于2018.01.13 17:59:17
66
117.136.038.***
117.136.038.***
发表于2018.01.08 04:28:05
65
183.156.080.***
183.156.080.***
发表于2017.10.06 18:50:26
64
060.002.066.***
060.002.066.***
发表于2017.10.03 11:18:59
63
122.156.188.***
122.156.188.***
发表于2017.09.01 21:18:30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