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还是不鼓,这是一个问题
听木 于 2017.06.06 19:17:02 | 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之友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传记电影《梦幻曲》(Song of Love)中,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首演的现场,勃拉姆斯意外地看到克拉拉竟来到了现场。于是他坐到她身边,凑到她耳朵边上,想要表达他的惊喜和感谢。这时候,后座传来一位老大爷的“嘘”声……但勃拉姆斯实在抑制不住他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又想凑过去对她说两句体己话。于是,勃拉姆斯被大爷连着“嘘”了三次……接着,实在忍无可忍的勃拉姆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喊道:“我饿了!”这下子,勃拉姆斯可犯了众怒,窘迫的克拉拉只得拉着他离开了现场……他俩离开后,那位老大爷还在忿忿不平:“这个野蛮人,一点音乐素养都没有!”这时候,旁边的女士提醒他:“你说的那个野蛮人,他的名字叫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设想一下,假如你在不该鼓掌的时候鼓掌了呢,比如两个乐章之间?会不会被叫做野蛮人我不知道,但周围的人一定会用眼神告诉你:“连什么时候鼓掌都不知道,还TM听音乐会呢!”假如你真的真的真的特别想鼓掌怎么办?那也得憋着。你只得把两只手狠狠地钉在大腿上,一腔热血直往脑袋上撞,心理游移在崩溃的边缘,而接下来的乐章,能不能听进去就不好说了。但是对不起,这是规矩——乐章之间不许鼓掌!

但是,为什么呢?

纽约时报的著名乐评人、《剩下的都是噪音》(The Rest Is Noise)作者 Alex Ross 曾经针对这一问题作过一场讲座,在讲座中,他讲述了“不许鼓掌”这一规矩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就像我们以前介绍过的管弦乐团布局一样,这些传统都是很晚才形成的。在古典音乐的大部分历史上,乐曲演奏时观众鼓掌不仅是被允许的,还是被鼓励的。例如,巴赫的多部世俗康塔塔(如《咖啡康塔塔》)的首演场所是一家位于莱比锡的咖啡馆 Café Zimmermann;莫扎特 1778 年写给父亲的信,可以让我们想见当时“巴黎交响曲”首演的情景:

  • “第一乐章快板中间的那个段落,我就知道它会讨(观众的)喜欢,它让全部观众欣喜若狂——他们抱以热烈的掌声;当我写下这一段落时,我就知道,它会收到多么好的效果,所以在乐章的末尾,我又把它重复了一遍……我高兴极了,乐曲结束后,我立刻奔向Palais Royal,给自己买了个冰淇淋,念玫瑰经祈祷,然后就回家了。”

可见,和今天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场面不同,当时的演出场所一定是闹哄哄的。其实,我们今天很多所谓的高雅艺术都是在“草根”中长起来的。比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人民的诗人”,当时演出莎士比亚的剧院也是闹哄哄的。观众们剥着花生,吃着生蚝,大喊大叫,鼓掌喝彩,可以尽情地和场上互动,那情形有点像我们中国人在茶馆听书看戏,在刘老根大舞台看二人转,而艺术家们也会像莫扎特一样取悦观众,目的是让自己的作品被尽量多的观众接受,很多伟大的艺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以门德尔松和舒曼为代表的作曲家们,开始追求一种具有更强连续性的音乐(以往的音乐可能会被掌声打断,甚至是作曲家们在创作时早就想到的“此处应有掌声”)。作曲家们希望通过音乐引领听众进入不断变化的音乐画面中,所以在音乐演奏过程中,观众需要保持安静才能完全感受到音乐中的美。

门德尔松明确说明,他的《苏格兰交响曲》要不中断地演奏整曲,以避免观众的掌声把乐曲打断。舒曼的话说得就更极端了:

  • “我一直梦想着为聋哑人组织一场音乐会,也许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行为规矩,尤其是音乐特别美的时候,你应该变成一座石塔。”

作曲家瓦格纳也为歌剧的观众开了先例,只不过,那是一场意外。

1882 年,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在德国拜罗伊特首演的现场。为了营造一种严肃的氛围,瓦格纳告诉现场观众,第二幕结束之后不再有谢幕。但是,观众们被这个奇怪的规矩搞糊涂了,他们会错了意,以为连鼓掌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当演出结束的时候,现场一片尴尬的沉默,作曲家自己也被搞糊涂了,他对他的同事说:“现在我完全糊涂了,观众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瓦格纳不得不再一次上台告诉观众,结束之后鼓掌是可以的。

这种混乱的情况在《帕西法尔》接下来的演出中同样发生了。一次,在 Flower Maidens 一幕结束时,为了带动现场观众,瓦格纳在观众席里大喊了一声“Bravo!”结果呢?瓦格纳像勃拉姆斯一样,被现场观众着实地“嘘”了一顿。

但是,这种在歌剧中不鼓掌的传统没有延续下来。我们知道,在今天的歌剧舞台上,一段动人的咏叹调和合唱之后,观众们还是会抱以热烈的掌声。但是在音乐会的舞台上,受到瓦格纳的影响,不鼓掌的规矩开始形成了。这场运动起源于德国,之后迅速地发展,大牌指挥托斯卡尼尼、斯托科夫斯基等人也是其中的参与者。

但是在美国,这场运动真正成为了潮流。Ross 在演讲中说,这是因为 20 世纪美国音乐厅的地位有了变化,它开始承担某种社会角色:

  • “(美国的)中上层社会把交响乐团视作他们粗俗的商业文化中的一种虚假的欧洲精神堡垒。而歌剧被认为有点过于轻佻、不严肃……交响乐团成为上层社会的骄傲,同时也是他们慷慨解囊的对象。面对流行文化上升的势头,音乐厅被塑造成了一种庇护所——远离喧嚣尘世的园地。掌声的消失可能就是这场演变的标志之一。”

因此,音乐厅变成了和普罗大众隔绝的场所,一个类似于教堂般的存在,身在其中的观众(中上层人士)需要保持一种虔诚的安静。自然,音乐演奏期间的鼓掌欢呼,台上台下的互动也就不被允许了。

当然,其中不乏对这一新规的反对者。指挥大师皮埃尔·蒙都把这一规矩称为“人为故作的约束”。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更是把它称为“美国人的自卑情结”,他说,命令观众什么时候应该或不应该鼓掌是“野蛮的”。美国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在 2008 年的博客中写道:“我真心地希望回到以前的那种感觉——掌声是对音乐的情绪反应,而不是规定好的社会义务。”

在这方面,歌剧的观赏传统和古典音乐会完全不同,歌剧的演出经常会被观众的反应打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2011 年里卡多·穆蒂指挥威尔第歌剧《纳布科》的演出。

在这场演出中,著名的合唱《希伯莱奴隶之歌》唱完,观众们反应非常热烈,掌声经久不息,渐渐地,观众席中开始有人喊“再来一个!”“意大利万岁!” 这时候,穆蒂突然转过身来,对观众席说:“是的,我同意‘意大利万岁’。”随后即兴发表了一段对意大利艺术现状的评论,还和观众们互动打趣,引起了观众席阵阵欢呼。之后,穆蒂指挥合唱团又唱了一遍《希伯莱奴隶之歌》,在合唱后半段,现场观众和演员们纷纷起立,开始了全场的大合唱。等到音乐结束后,台上的演员早已泪流满面……“就像是做梦一样,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穆蒂在演出当天的采访时说。

古典音乐会和歌剧在这种文化上的分野是在 20 世纪才形成的,至今不过 100 年,但是,这种分化有没有必要?哪种文化代表着古典音乐的未来?等到乐曲结束再鼓掌有它的合理性,比如,演奏西贝柳斯阴郁的、充满了冥想的《第四交响曲》时被掌声打断一定会让人发飙,但是,里卡多·穆蒂指挥的那段大合唱难道不是一场有生命力的演出吗?

看来,要不要鼓掌要视作品而定,毕竟我们不能拿马勒、西贝柳斯与海顿、莫扎特比较。但是,问题又来了——怎么定?是在演出之间规定好,哪些曲目可以鼓掌、哪些不可以,还是看现场指挥的手势,还是完全靠观众自发?如果是前者的话,观众还是在被“野蛮”地操控。如果是观众自发的话,台上台下形成默契的配合、良好的互动,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需要优秀的艺术家,还需要优秀的观众,两者之间的配合是非常微妙、不好控制的,哪怕只有一颗苍蝇屎也会坏了一锅粥。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有的鼓掌专家可能唱卡拉OK也跑调。有礼貌守规矩当然是好的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7.06.16 10:09:36
8
111.058.***.***
111.058.***.***
说明很多人还是不懂交响曲的。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7.06.13 06:00:12
7
03
到底指谁?个别没有默契的观众么?凭什么这样指责别人?
此帖使用MI-4C提交
发表于2017.06.12 14:55:48
6
10
名家名团,国家大剧院会提前一天发短信,告诉你乐章间不要鼓掌。而且开场前会提示。惠民演出,就是7成以上座位票价低于80元的,不会有这种提示,而且最不能理解的是开场前的提示都没有。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06.08 23:58:25
5
10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06.08 23:07:26
4
10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6.07 14:50:22
3
03
以前soomal发过吧
此帖使用MI 6提交
发表于2017.06.07 14:08:02
2
03
如题,如果指挥或者表演者转过身来向观众致意,肯定要鼓掌。其他时候还是静静坐着看指挥的手势吧。
听了几场音乐会,在乐章之间鲜有不鼓掌的。我猜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很多人还不清楚乐章之间不鼓掌的规则。另个是鼓掌都是跟风的,只要有一个人鼓掌了,其他人也是跟着。
发表于2017.06.07 09:43:06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29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