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维茨:钢琴如同“冒烟”的火车前行
贾晓伟 于 2017.07.16 11:18:55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一个儿童面对体量巨大,多个黑白琴键的钢琴,会有望而生畏与无从驾驭的感觉。能够一生以持久而深入的热情,穿越声音排列组合的迷宫,形成自己弹奏的风格与特色,而不被钢琴伤害与毁灭,是少数幸运儿才有的运数。11岁时的霍洛维茨,被母亲领着拜见一代大师斯克里亚宾,并弹奏肖邦与鲍罗廷的作品给他听。听毕,斯克里亚宾单独对霍洛维茨的母亲说,霍洛维茨有成为钢琴家的天赋,只是弹琴之外,他还要加强全方位修养。让大神会诊,确认自己天赋与能力的成色,是霍洛维茨一生的幸运。其后与拉赫玛尼诺夫、托斯卡尼尼等人的交往,让他一直处于高端位置,尤其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喜爱,他更像被祥云托举了起来。但钢琴还是伤害了霍洛维茨。他几次退出演绎行列,最长的一次告别演出,时间有10年以上。钢琴这列大火车不是想开就能开得动的,保持速度与水准,太难。

霍洛维茨的弹奏风格,从来就不是中规中矩的典范。他在吃透文本后重新创造,加上了不少个人理解与体会,让作品仿佛既是他写的,也是他弹的。那种龙飞凤舞、蛟龙出海的感觉,充满情感与想象,唱念做打,皆生风情。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讲,他一旦出手,就是钢琴声音的“大片”。气度的非凡,是他巨人般的魔术与魅力。1928年,霍洛维茨在美国首秀(此时他25岁,从德国辗转过来),演绎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他迷狂的琴声被《纽约时报》评论,说是“琴键冒烟了”,暴风骤雨般的演奏引来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当时的指挥是老派贵族比彻姆爵士,他怎么也勒不住这头来自基辅的野马,被一场横冲直撞弄得满头雾水。

坐在台下的拉赫玛尼诺夫,并不喜欢他这种刺激观众的爆红方式。他觉得霍洛维茨弹得既快又响,太闹了。其实,这也是一个演奏家的矛盾:太过游戏与好听,满足了观众与市场,但音乐严肃与深刻的那一极势必减弱。有时在如痴如醉之后,会给人酒后醒来的茫然感觉。因为音乐并非简简单单的赏心乐事,大餐与聚会,也非小品化及其速成的喝彩。音乐作为叔本华所言生命最为客观与本质的表达,有时就是关于生死爱欲的真相,不仅仅是让我们血液沸腾的力量。霍洛维茨对文本的改造,有时为了声音效果,许多强烈对比已经不是作品的本意。

  • 不管有怎样的短板(没有一个大师十全十美),冲着他是钢琴技术上世界第一这个极其私人的见解,我又购买了索尼公司2015年出品的1966至1983年霍洛维茨的现场录音合集,共50张唱片,里面外加一本精美画册,可谓鸿篇巨制。这些天听来简直是上天入地,一会儿在鲸鱼背上出海,一会儿又在小潭旁看水波潋滟,无所不在的是现场一个又一个听觉魔术后的鼓掌声。必须说,霍洛维茨太好听了,他弹奏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无人能及,但除此之外,钢琴世界的文献还浩如烟海,比如巴赫与贝多芬的作品,就远非霍洛维茨所擅长。也可以这么说,他擅长感情飞扬的作品,灵感的突发,对于内在结构与深沉的生命力度,表达力有限。

    关于霍洛维茨更改原始文本,只图自己演奏之快的事,学界多有批评。尤其是一些作曲家较为粗糙的草稿,如何修订,如何演绎,这一百年来是非多多。霍洛维茨动了《图画展览会》,认为穆索尔斯基不太懂钢琴,原稿上的许多地方需要改变八度与强弱对比,才能悦耳。他的理由是托斯卡尼尼在指挥时改过马勒的曲谱,如此效仿,不应怪罪。但在欧洲,尊重原始文本,原始配器,是越来越取得共识的一种潮流。在美国能做的事,到了欧洲就会引得大惊小怪。

    关于霍洛维茨的为人,是他1989年在纽约去世后反复被人翻动的烂账。尤其是被他怠慢过,还活着的音乐人。霍洛维茨的冷漠,自私,傲慢,跃然纸上,道德审判者无处不在。但对他的作品,关注得并不多。但名之,谤亦随之,究其本质只是世俗喧哗,无损于全球性的霍洛维茨崇拜。一个无癖无疵的人,是不可信,也不可爱的。他必须那样,才会有不一般的琴声。

  •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07.20 12:04:52
    3
    222.072.***.***
    222.072.***.***
    2
    101.090.127.***
    101.090.127.***
    发表于2017.07.17 06:49:42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47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