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蒂:低音炮,高音炮,砰砰的真炮
贾晓伟 于 2017.12.21 14:41:11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录制发烧碟闻名的美国水星公司,2015年推出了一套53张的盒装片(珍藏系列3),可谓匈牙利裔美国籍指挥大师多拉蒂的回顾大展,有近20张唱片列入其间。此前,听过不少他的录音,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斯塔克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勋伯格、韦伯恩与贝尔格的维也纳乐派作品集,都是多拉蒂在水星公司的名版,也是1990年代我与乐迷重要的集体记忆之一。那时追唱片、看音响不亦乐乎,任凭低音炮、高音炮火力全开,近乎要成为声学研究者与攒机工匠才算了事。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多拉蒂录了真炮版,砰砰的声音像为一代人的发烧经历喝彩。其后烟花飘散,新游戏与新魔术登场,又像是以礼炮为岁月送别。

  • 当年北京多家音响器材店多为技术狂与顽主簇拥。据说音乐“发烧”这一套从1980年代的香港开始,沿着广州北上,一度在北京云集到新街口一带,店铺鳞次栉比。多拉蒂的唱片无疑是试机的王牌之选。那张唱片封面的黄色大炮,让人难忘。我当时还不太适应这种迷狂,烧钱式的标榜与附庸风雅混合在乐迷群落里,多拉蒂的指挥美学是什么,自然被忽视了。他在美国打造了一支名声不大的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用火爆的音效让人对其刮目相看。当时认识一位款爷,平时玩各种模型——今天无人机的前身,空闲下来听音乐。除了多拉蒂等人的名字外,他对音乐文化不仅知道得甚少,也没兴趣。可一旦说起砰砰炮声,玻璃瓶碎地的录音,他就昏沉里复活,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至于多拉蒂今生最大的成就——录制了海顿交响乐全集这回事,他不关心。我甚至怀疑他知不知道海顿生活的年代与国别。当然,历史的风云际会里,奥地利与德国之间的关系也太乱了。

  • 在唱片业几乎要打包出卖也乏问津者的今天,清理多拉蒂的音乐遗产,其实是水星公司的责任与自救之举,同样也给评论者一个问号:多拉蒂真的就是一个追求表面音响效果的大师吗?其实,并不尽然,这涉及很多个层面。简单说来,美国乐迷的欣赏口味与欧洲人不一样,多拉蒂的指挥美学在美国大获成功,在欧洲这一套就不行,欧洲人会觉得他空洞,肌理太粗。再一点,是美国古典乐坛的匈牙利裔群体存在,他们控制了多个乐团,以莱纳为最成功的范例,多拉蒂步其后尘,都以音响效果著名。还有,这些东欧指挥大师一致推崇声音线条的刚硬,作品里气魄的宏大,是贝多芬主义与瓦格纳主义的潜在传播者,因此才会有索尔蒂毕生打造《尼伯龙根的指环》这等范例。相反,西欧人心绪的宏大一面已经开始解体。

    多拉蒂早年跟随巴托克与柯达依学习,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毕业后,曾到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研修哲学。深重的奥地利情结以及维也纳情结,恐怕是他录制海顿交响乐全集,并以指挥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作品闻名的原因。一个人的创造,究其根本还在于作品深处的哲学基础,这是其美学枝叶与风景深处的根茎。多拉蒂的热烈与力度追求,有时比德奥指挥家还要德奥,这可以从他在水星公司录制的勃拉姆斯交响曲里得到验证(他分别与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英国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在1957至1963年间录制,并于1996年出版)。两张唱片是这套水星珍藏系列的领衔,我听完后,还是被其火力震撼。

    1975年,多拉蒂近七十岁时出版了自传《七十年的足迹》,回顾自己的一生,尤其是早年与巴托克等大师的交往,让人读来津津有味(我读到过一些译文片段)。他与索尔蒂一样功成名就,其中写年轻岁月的经历,可以与索尔蒂的回忆录两相对照,只是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指挥经历在美国与英国之间却互有交集。大约二战之前,匈牙利的音乐人就开始在西欧与美国四散,更远的到了南美。

    从数量上看,录制了几百张唱片的多拉蒂堪称翘楚。他以曲目的广泛见长,一度是水星公司的挣钱依靠,也是各大发烧榜单的常客。但我觉得不能轻易拿他与西欧指挥大师相比。那是两个系统,两种美学。他是美国的英雄,超级成功。

  •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此帖使用VIVO X20A提交
    发表于2017.12.21 15:09:3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355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