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影系列:友谊之树永不凋零
李梦 于 2018.05.06 20:16:40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相比日本人对于二战时犯下的种种罪行三缄其口,大洋彼岸的欧洲,这些年来时常有反思战争的影片面世,例如2002年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师》,以及2011年德国导演罗森穆勒的《神童》(Wunderkinder)。两部影片均以“音乐”为切入点,前者讲述犹太钢琴家被纳粹军官追捕而流离颠沛的悲剧,后者以孩童视角审视成年人世界,以三位爱乐小孩子的纯真友谊反衬战争的残酷,悲剧意味尤甚。

像不少讲述战争故事的电影那样,影片《神童》分为氛围迥异的上、下两个部分:战争到来之前的宁静,以及战争爆发之后的动荡与萧条。而且,两个部分之间的对比愈鲜明,故事的戏剧张力愈强,愈能凸显残酷战事带给家国以及人性的无情摧残。

电影中,女主角汉娜的父亲接手了乌克兰一间啤酒厂,这一家人从德国搬来,结识了此地的两位犹太裔小孩莱丽莎与阿布拉夏。汉娜被两人的音乐天才吸引,与他们成为好友,一同演奏音乐。正当三人在湖边牵手起誓冀盼友谊永远的时候,德军的炮火攻陷了乌克兰,原本亲近的三个小孩转眼由友人变敌人。为免于莱丽莎与阿布拉夏被送入集中营,汉娜劝他的父母为德国军官举办一场音乐会,而纳粹军官开出的条件竟然是:两个小孩不能奏错任何一个音。

  • 这样苛刻到近乎无耻的要求,最终将全片推入无可避免的悲剧之中:莱丽莎因为奏错了音符而被送入集中营,与另外的一百五十万犹太儿童一样,再也没能见到和平重临的那一天。两个小孩在台上为纳粹军官演奏的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说来讽刺的是,这首伟大的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初衷,竟是为颂赞作曲家与演奏家之间的毕生友情。

    勃拉姆斯一生只写过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便是这首完成于1878年的D大调。事缘1877年秋天,勃拉姆斯去欣赏知名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演奏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听罢之后说:“像这样的曲子,我也能写。” 此后,他酝酿一年多,终于完成这首三乐章的协奏曲,并题献给自己的挚交、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那时,距离这两位19世纪著名音乐家的最初会面,已经过去了整整26年。

    1853年初相逢时,约阿希姆已是知名的演奏家,而小两岁的勃拉姆斯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作曲人。不知怎地,这两位名气相差甚远的音乐人一见如故:勃拉姆斯向约阿希姆倾诉自己对于作曲和音乐的思考与渴望,约阿希姆被这位年轻人的热情和才华所感动,写了一封推荐信给舒曼夫妇。此后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勃拉姆斯因为这封信,成为舒曼与克拉拉家中的座上宾,并在舒曼去世后,照顾了克拉拉一生。

    约阿希姆的这封信,可说是改写了勃拉姆斯的一生。成名后的作曲家不忘好友的提携之恩,将这首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他。该曲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首演,事后乐评人汉斯立克在一篇文章中,称这作品为“勃拉姆斯与约阿希姆友谊之树上结出的硕果”。

    当一首本为颂赞友谊的乐曲出现在死生悬于一线的残酷场景中,其间的反差着实引人唏嘘。台上的阿布拉夏和莱丽莎与台下的汉娜根本无从知道,他们早已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尽管单纯善良的莱丽莎最终难逃世事的捉弄,但战争的阴霾终有散去的一天。在无情荒蛮的时日中,三个小孩间因音乐而生的友谊尤其显得稀罕珍贵,直指久被遗忘的人性之善。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是在备受折磨后的无助,憎恶,无力,失望。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8.05.14 08:12:33
    3
    014.106.177.***
    014.106.177.***
    发表于2018.05.07 23:13:50
    2
    119.085.031.***
    119.085.031.***
    发表于2018.05.07 12:57:36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92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