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大提琴曲:从朱利安·劳埃德·韦伯说起
贾晓伟 于 2018.05.29 19:25:59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00/9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曲的好版本多如牛毛,富尼埃、斯塔克、卡萨尔斯、杜普蕾等等,连罗斯特罗波维奇都录制了好几版。每个大提琴家都雁过留声,几乎不给他人留下挤进来的地盘与可能性。飞利浦公司1988年为朱利安·劳埃德·韦伯录制了此曲的版本(他可被叫做小韦伯,他的哥哥——那位更为有名的音乐剧作曲家,是大韦伯),出品的唱片封套是他与指挥瓦克拉夫·纽曼在河边的合影。在听这张唱片之前,我最熟悉小韦伯的是《温和之梦》,一张小品集锦。他在里面拉得好听,甜美,想来会唱片大卖,消遣味道的甜点受人欢迎。

  • 之所以在听德沃夏克的经验里加上小韦伯,是知道他因为背部疾患,已经退出公开演出(早些年,他娶了一位上海的女大提琴家,也到上海做过音乐会)。英国乐评家莱布雷希特曾撰文表达惋惜之情。后背的问题,不止是大提琴家,也是钢琴家的职业病。当然,手指的病例多多,几乎让演奏家神经质(普遍的感觉是指尖不热,难以撩起火焰,甚至没有感觉)。是时候听听他的大作品了,因为不再演出,也就可能不再录音。小韦伯只能在唱片里与乐迷相聚了。

    不过,在演绎德沃夏克时,他似乎有意减弱力度,拒绝抒情似的火热。大提琴也像小了一号,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对德沃夏克有另一种理解,小韦伯是在提炼一个更为精致的德沃夏克。这种理解与演绎与其他大提琴家完全两样。

    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除了《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外最为乐迷熟知的曲目,写成于1895年(此时他曾经深爱的女人约瑟芬娜在故国身患重病,而他身在美国)。作品里遍布思乡之情,也有不少对约瑟芬娜的悲伤感喟。德沃夏克对这部作品十分满意,知道它的感情分量与价值。就力度而言,在贝多芬之后,德沃夏克是一个具有交响能力的继承者,尽管与勃拉姆斯等大师相比在复杂性上弱一些,但也不遑多让,许多作品都大气磅礴,势不可挡。他有一种感情的力量,正好适合杜普蕾与罗斯特罗波维奇这种表达者一试身手。

    我个人喜欢的版本是富尼埃的绝佳音色版,斯塔克的完整与均衡版,其他版本,则各有特色,权作参考。杜普蕾的埃尔加甚好,但德沃夏克作品的抒情性应当局部抑制(小韦伯的抑制有点过了,作品的规模变得太小),一旦放任,就失去了浓度与火力。她还是把德沃夏克解读得有些严重。罗斯特罗波维奇技术高级,音色精致,善于抑扬顿挫与线条的潇洒伸展,但有时不够内在。富尼埃与斯塔克都是在深入研究作品后的复原式表达。

    尊重原作,少加个人观念,其实很难。大提琴时常被当成了煽情的利器,不来个满弓出箭,如泣如诉,好像就亏待了大提琴。乐迷也痴迷抒情的揉搓,若不是满眼泪水好像就没理解作品。但好的表达,一定是克制与严谨的产物,浓情只是表达的一种,而非全部。作品里“素朴”的一面,远比“感伤”的一面可靠与长久。这几乎涉及音乐表达的哲学与神学问题。从浪漫主义开始的音乐作品,都有一个如何看待感情的问题。“感伤”与“煽情”的廉价,会败坏音乐酒液的纯度。

    德沃夏克的作品里,情感的配比是适度的。他写此曲时,在大提琴与乐队的关系上有意提高大提琴的声音,避免被乐队的声音淹没。个人的情感借此升华,抵达音乐的深处,所谓幽暗的江河,汇入了大海的起伏与咆哮。他的作品里一直有大格局,而非以小情小感容纳。个人的悲泣与哀悼,如果没有大格局的支撑,便无从升起,与无限相遇。

    莱布雷希特感叹,小韦伯告别乐坛后,英国后继乏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老一辈演奏家消失于阵阵萧瑟的秋风里,新一代却接不上茬儿。80后与90后的新秀技术不错,却缺乏对作品的深度读解与表达能力。他们成长于一个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主导的“新世界”,对古典音乐的核心内容不能全部领悟。对德沃夏克的思乡与深重的心结难以体验,于是他们开始假装感动,不住地玩弄技术内涵并煽情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82.131.***.***
    182.131.***.***
    还真评测这个了,第一次见到使用es9038pro的成品,表示很期待
    此帖使用VIVO XPLAY5S提交
    发表于2017.04.13 22:16:01
    3
    03
    做工好精致!
    发表于2017.04.13 22:05:48
    2
    03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4.13 21:55:51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5882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