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琴:挽救中国土地上长出的声音
陈晓勤 常先凤 于 2012.01.10 21:36:59 | 源自:南方都市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朱哲琴,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祖籍湖南长沙,生于广州。参与制作和演唱的《阿姐鼓》专辑行销全球56国累计销量300万张,音乐影像片在81国首映播放,为中国和世界乐坛缔造音乐里程碑。

自2009年初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之后,朱哲琴启动“世界看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并展开民族音乐寻访之旅,带领专业团队前往云南、贵州、新疆、西藏、内蒙进行田野调查,对原音乐素材样本进行采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朱哲琴以保护、再生的双向理念制作一套音乐双CD专辑,计划于2012年发行,并举行艺术推广活动。

11月,蒙蒙细雨中,侗族姑娘杨春念再次来到小黄村。这是贵州省东南部葱郁群山环抱之中的一个侗族村寨,绵延的木房子被时间褪成了褐色。天冷,村民在屋子里生火取暖,黑烟袅袅。

杨春念清楚地记得,两年多前,朱哲琴到村里采集侗族音乐的那天也飘着细雨。只是那是春夏之交,满眼青山绿水,野花缤纷。

朱哲琴是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曾以一曲《阿姐鼓》享誉世界。2009年初,她受任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中国亲善大使。为寻找原汁原味的音乐,同年4至7月,她与“世界看见”亲善小组携专业录音团队展开“世界听见———民族音乐寻访之旅”,走访贵州、云南、内蒙古、西藏、新疆五省区,行程2万多公里,采集民歌素材1000余首。朱哲琴形容这次旅程为“到中国不同的区域去寻找声音的宝贝”,并希望告诉当地人们“这是有价值的”。

这批“宝贝”,由于缺乏推广,加之文化资源被破坏以及语言沟通的障碍,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如何挽救这些中国土地上生长出的声音,将这些音乐当代化,一直是朱哲琴思考的问题。

  • 一、苗寨飞歌

    “当他们唱第一声的时候,我整个人被那个声浪推出去。那样的声音,居然那么生动,而且扑面而来。”

    2009年4月30日,朱哲琴团队一行10人,驾着三辆车,踏上“世界看见———民族音乐寻访之旅”。这个团队由达达娃文化有限公司、录音、摄影、文字团队及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等组成。首站是贵州。

    车从贵阳出发,窗外风景随着公路流逝。戴着耳机听音乐的朱哲琴,记下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一个不从容的音乐旅程的开始……寻访原声是珍贵的经验,寻访的轨道是修行的必经之地。我把心灵和头脑放空,在有限的时空中,以真实的步履超越着现实。”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朱哲琴见证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她的成名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中国第一首以环保为主题的流行歌曲。但就在明星的光环开始闪耀时,这位身躯娇小、容貌素净的女子却转身投入西藏,寻找真正“想唱的音乐”;随后,她把中国特有的民族音乐融进《阿姐鼓》里,传播至全球。

    朱哲琴从艺术家转化为民族文化公益使者,皆因一场遗憾。2005年,朱哲琴曾想去内蒙古拍摄“长调歌王”哈扎布,尚未成行,哈扎布就因病去世,之后西藏哲蚌寺的翁则诵经大师去世,使她深深遗憾。朱哲琴说,从声音现象来看低音诵经可谓是世界之最,能用低音诵经的经师越来越少。遗憾之余,她决定行动起来。2009年,朱哲琴受任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中国亲善大使,每年领一美元,自费在北京发起“世界看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展开采集原生态的音乐之旅。

    音乐之旅之所以首站选择贵州,是因为朱哲琴想重点采集黔东南的苗族飞歌和侗族大歌。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15个县、116个乡,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等少数民族,苗族、侗族人口占全州人口的80%.黔东南素称“百节之乡”,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200多个节日集会。

    朱哲琴从没去过贵州。“我知道贵州很多珍稀的文化资源,但我并不了解它们。这一站,当地的行家很重要,他们是最好的向导。”

    袁刚就是这样一个行家,他是贵州之旅的“引荐人”,帮朱哲琴定下采风的具体行程。袁刚生于四川,1989年从贵州农学院(后并入贵州大学)毕业后到黔东南工作,时任黔东南州文化局局长,现任雷山县县长。

    “苗族、侗族这两个民族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用歌曲来留存民族记忆,因此歌唱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袁刚告诉记者。

    袁刚此前一直在做宣传、推广少数民族音乐的工作,想让黔东南这声音丰美的土地引起大家的重视。当地政府曾出钱请浮克、苏拉、张全福、解承强等音乐人士来黔东南采风。他们之后创作出《醉苗乡》、《飞向苗乡侗寨》等歌曲,在州、省内获得认可,但并没真正在全国、全世界流行。袁刚希望能寻求多样性的合作。

    朱哲琴出现,袁刚很高兴。一来他是音乐“发烧友”,久仰朱哲琴大名,“她歌声很空灵,听着很感动。”二来,朱哲琴的知名度是世界级的,其创作也以民族音乐为重要考量。“希望她采集音乐之余,也能创作与苗族、侗族相关的音乐,提升我们在世界的影响力。”

    在与袁刚等当地文化官员的沟通下,朱哲琴团队选定采集苗族飞歌的第一站———丹寨县扬武乡五一村。

    想不到出师未捷,朱哲琴很快遇到困难。飞歌通常是在山上干农活累的时候唱的,因为离得远,要把歌唱得很高很远,飞起来似的,歌声嘹亮,在层峦叠嶂中抛掷。歌词大都是颂扬大自然之美和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爱慕之情。但丹寨县离汉族近,汉化程度高,村里虽唱的是飞歌,但已带了深深的汉化痕迹。

    朱哲琴没能采集到满意的飞歌。“去了之后,我没办法做采集。我跟他们说这个东西不是我要的,这些东西也不代表你们,去向世人展示是没说服力的。”朱哲琴对南都记者说。此类事情常常发生,事先会商量好,但难免出差错。

    袁刚事后反思,说:“一开始我以为与带别的采风队伍下乡采集一样,常规性地选了丹寨,这是路途最近的一站。后来我才知道,朱哲琴音乐采集的目标,实际上是苗族的原生态音乐样本。”

    为了帮朱哲琴录到非常规的飞歌,袁刚不断寻找,最后请了几个寨子的飞歌歌师到台江县红阳寨的某个山坡上,让朱哲琴录制。

    随行的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工作人员何锦华回忆说,与丹寨飞歌歌师们大多化着浓妆不同,红阳寨的歌师妆容非常质朴。“当他们唱第一声的时候,我整个人好像被一个巨大的声浪推了出去。那样的声音,居然那么生动,而且扑面而来。当时刚好太阳在下山,整个就像一个幻觉。我们一直工作,直到快没有光线。”朱哲琴说。她终于采集到满意的飞歌。

    “绿色锦缎里的彩色宝石”是朱哲琴用来形容贵州声乐艺术的专有名词,满眼墨绿色的山峦中闪烁着银、红等各种各样颜色。在贵州期间,朱哲琴们一共去了五个点。除了采集苗族飞歌外,还在黎平地扪村、黄岗村、小黄村三个地方采集侗族大歌,其中小黄村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二、侗族大歌

    “他们儿童的眼神中写着‘我会唱歌,我唱得好’,他们(为此)很自豪,他们也知道自己有这个天赋,希望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2009年5月1日,一大早,朱哲琴团队就到达了小黄村。村民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还要求朱哲琴对歌,对不上就罚酒。

    “对于朱哲琴的突然来访,村民很热情地欢迎。他们有些人并不知道朱哲琴是谁,说白了,群众会更认识宋祖英。但听说朱老师是世界知名艺术家后,都感到为她表演很荣幸。”侗族姑娘杨春念向南都记者回忆道。杨春念今年27岁,来自黔东南榕江县车江乡,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剧专业,她是朱哲琴贵州之旅的全程“向导”,曾多次到小黄村考察采风。

    小黄村是一个善于歌唱的侗族村寨,地处黔东南与广西的交界处,离县城从江县25公里,有5个自然寨,3700余村民均为侗族,有些人还不会说汉话。小黄村离城镇并不遥远,但由于山高坡大,与外界联系有限,至今能保存完好的侗族古老习俗,演唱多声部的大歌便是其中一项。

    苗族人和侗族人的唱歌方式让朱哲琴着迷,“他们谈恋爱不说‘我爱你’,所有的爱都含在歌里。苗族每个村寨后面有一个山坡、树林,男孩女孩一起对飞歌,对着对着就走到一起。而侗族有个专有名词叫‘行歌坐月’。这是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的方式。侗族女孩的父母,晚上会向男孩开放,大家一起玩,然后唱歌,唱着唱着女孩就坐在男孩腿上,就好上了。在那里,很多很纯真的东西得到很自然的尊重,这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过了寨门,喝下拦门酒,朱哲琴他们才真正地进入小黄村。由于时间紧迫,他们直奔当地鼓楼录制音乐。鼓楼是一幢呈塔状的木结构房子,是侗寨的精神象征,也是村民重要的交流、娱乐、节庆场所。

    “传说中侗族大歌像种子一样,是仙人从天上采来,然后在侗族村寨四处传播。由于小黄村的歌种播撒得特别多,所以小黄村人尤其喜欢唱歌。”朱哲琴说,和别处的侗族相比,小黄村最突出的一点,是全民性的音乐生活,所有的村民都狂热地迷恋歌唱,从生到死,从未停过自己的歌喉。在这里,男女老少人人能唱歌、村里组织的表演队,既有少年、青年歌队,也有老年歌队。歌队有时为游客演出,能带来不少收入。

    录制分为侗族儿童的歌唱、成年人合唱队两部分,焦点在儿童的歌唱上。采集当天正值“五一”,寨子里来了不少游客。但这也给朱哲琴的音乐采集,增添新的难题。

    “围观的人很多,管不住。不说观众,即使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让他不要说话,他就忘了,然后他就轻轻地说,但对于话筒来说,很轻、一个针掉到地上,我们都能够录到这个声音。”朱哲琴说,录制不得不中断下来。

    为了录下侗族儿童纯净的声音,团队开始在村里寻找远离游客的录音场所———村里的希望小学。

    旅游卫视《行者》栏目“让世界听见———朱哲琴民族音乐寻访之旅《”记录了这场在希望小学进行的采集。朱哲琴让小孩按性别围成一个半圆,男的肩搭肩,女的手牵手用侗族语言唱起了》猫头鹰之歌《:“白天上坡听到猫头鹰叫,嘟嘟。上枝的好像说是想朋友,下枝的好像不知想什么,快来我们学唱歌。”孩子们身着青黑色棉布衫,女孩戴着造型夸张的银饰,叮当作响;男孩盘着厚重的格子图案的包头。

    “你从几岁开始唱侗歌?”朱哲琴问起其中一个男孩。

    “从小就会唱……乱唱。”男孩答。

    朱哲琴转向另一个个子最矮的男孩,问“你几岁啊?”

    “六岁。”小孩表情很害羞。

    “你叫什么名字?”

    “吴精彩。”

    朱哲琴用“耳目一新”来评价孩子的歌唱,她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十几年前就听过侗族大歌,但从未有过这样的震撼。“当孩子唱起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被迷住了。他们唱得非常生动,有一种小音乐精灵的感觉。”

    杨春念说,侗族没有文字,大歌中那么多的排比句靠歌师代代相传相传,留存记忆,所以侗族人世代热爱唱歌。侗寨里所有的小孩从五六岁就开始唱,老人家会教儿歌、叙事歌等,歌师也会教,小学、中学也有歌曲教育。唱到结婚后,互相还会做客唱歌。“孩子们是听着歌声来了解他们生活的道理和侗族的历史。”

    在小黄村,朱哲琴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传承的延续。“他们儿童的眼神中写着‘我会唱歌,我唱得好’,他们(为此)很自豪,他们也知道自己有这个天赋,希望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EOS 400D DIGITAL;焦距=125毫米;日期=2007.07.14 22:00:15;光圈=F5.6;感光度=ISO400;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手动模式
  • 三、春念的故事

    春念自小就跟着妈妈在“歌堂”学歌。她很喜欢唱歌。长大后,接触了百老汇等外来音乐,才发现“最珍贵的东西在身边,自己民族的歌太好听”。

    寻访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记录这些原生态音乐,更重要的是落在传承发展上。

    “世界看见”亲善团队到贵州后,最明显的变化是“让村里对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增强了信心”。袁刚说,“村里越来越多壮丁出外打工,他们回到村里染黄了头发,听着流行歌,对自己传统文化漠视,出现断层,这样很麻烦。”

    杨春念对此的感受更深,“很难说朱哲琴的采风对村民有多大影响,他们更多时间在不断地采集音乐,天黑录完了,群众也散了。但对我来说,她碰撞了我,坚定了我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侗族大歌。”杨春念现在贵州省歌舞剧院担任独唱演员,曾随团到中国香港、美国等地演出侗族大歌。

    朱哲琴并不是首次采风小黄村的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到达小黄村录制研究侗族大歌,2008年C C T V音乐频道为了做世界文化遗产日纪念专题,也到了小黄村录制。此外,贵州省内的电视台也曾陆续到达小黄村。“他们录得比朱哲琴全面,还包括了舞蹈、侗族大戏等。但朱哲琴的录制,很不一样。”袁刚说。

    随行的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工作人员何锦华说,“她用最精良的设备采集原生态音乐,分工明确。录音的同时,会请当地人现场翻译歌词大意,还会采访歌师、传承人的生活以及艺术。她是做实事的人。并不是个人作秀。”

    采集期间,春念给朱哲琴讲解侗族的生活以及历史背景。每当朱哲琴录制或访问村人时,她都会在旁静静地观察。“朱老师采集的角度很不一样,一定要原生态,她所带来音乐的信息以及工作的状态,非常值得音乐人、艺术家学习。她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录到这首歌时喜欢马上闭上眼睛享受,或是用录音笔录出来,把自己带进与自然结合的境界。”

    春念用“累坏”来形容这次贵州之旅,将近五天时间,他们深入六个苗寨和三个侗寨,一共采集了40首苗歌和62首侗歌。“但这是幸福的累。”春念说,朱哲琴的工作方式触动了她,让她一下子开窍了。她当时适逢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处于回家乡工作还是读研究生的迷茫期。

    春念自小就跟着妈妈在“歌堂”(几个好朋友聚集到歌师里学歌的地方)学歌。她很喜欢唱歌。长大后,接触了百老汇等外来音乐,才发现“最珍贵的东西在身边,自己民族的歌太好听”。

    2006年,春念作为侗族大歌组合“蝉之歌”的一员,带着侗族大歌《大山真美好》参加C C T V第十二届青歌赛,得了银奖和全国最受欢迎歌手奖。“参加完后,全国人民一下子认识了。我心态也不一样了,原来是很开心地唱很开心地跳,现在却感到很多事情要做,就像一下子从一楼坐电梯到达顶楼那样,适应不过来。当时参加《艺术人生》的采访,朱军问我‘什么是侗族大歌?’这问题相当于问‘什么是汉族?’我当时只能纯粹从音乐的角度解释,不能说到里面具体的东西。”

    春念以前也有对原生态侗族音乐进行采风,但只从小范围上来进行。自打受朱哲琴“碰撞”后,每逢春节回老家,她都会背着相机、提着笔记本、手持录音笔,寻访老歌师,跟他们聊天,学习歌曲。“这两三年一直在整理侗族大歌,把侗族大歌融进自己的创作里,准备出版自己的作品。现在我终于可以从本地歌手的角度,来回答朱军问的‘侗族大歌是什么’这个问题,来阐述我对侗族大歌的感觉,并告诉大家侗寨、侗族大歌是怎么回事。”

    访谈

    朱哲琴:大家都知道保护民族文化好,但我们没有跨界的行家

    南方都市报:能介绍一下当时启动“世界看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的情况吗?

    朱哲琴:2009年,我担任起U N D P的大使,每年薪金一美元。我的使命是帮助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重视他们的文化资源。U N D P一开始希望带动他们的手工业,因为我本身是音乐人,觉得音乐资源也濒临灭绝了,所以把音乐加了进来,发起了一个采集之旅、寻访之旅。第一是希望呼吁大家对这些珍稀的文化传承有所认知,第二也是希望唤起社会的不同力量来重新关注这些文化,然后可以把这些文化重新带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南都:你本来是音乐人身份,现在转向公益使者,背后有什么推动力?

    朱哲琴:一是内蒙古“长调歌王”哈扎布和西藏哲蚌寺的翁则诵经大师的去世,第二是我在印度恒河边上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从小就听“渡己渡人”、“渡人渡己”,一个人一开始是渡己,然后就渡人,但是只有通过渡人,跟大家融入的时候,你才真正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对我个人来讲,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做实实在在的修行,因为这个修行是超过个人的。“世界看见”仅以朱哲琴一己力量是做不到的,融入了这么多的愿望,在这么多人的帮助和力量下才能完成。

    南都:在开启旅程前,你组织了一个亲善团队,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朱哲琴:亲善团队是我们在北京组织的,主要是以录音录像、文字图片记录等专业人士组成。首先我们分析自己的目标。我们不是一个研究机构,也不是财大气粗的队伍,我们也只有有限的资源。以4个月来跑5个省,要真正很深入去挖远远不够,每个地方花3年都看不尽。所以行动之前,我们有一个音乐采集之旅的地图,要做完整的文本搜索。但每个地区的素材很难找到,很多时候要通过关系去找到当地的朋友,让他们引荐当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去到每一个地方再重新修整音乐之旅的地图。我们采集的目标,一个是马上就消失的,第二个是有代表性的,精湛的。

    南都:你的每次行动,都会吸引很多媒体的眼球,你会主动联系媒体吗?

    朱哲琴:我过去从来没有因为我的音乐给任何一个媒体人打过电话,我很少接触外界。担任亲善大使以后,我给现代传播集团、南方周末、三联等杂志的主编都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我要做什么,希望大家如果愿意的话,从自己的平台、专业的领域去贡献。因为公益不是一个人做的,文化的繁荣或保护一定是整个社会的人在不同的界面付出努力。果然2009年那几个月,我每天都很受鼓舞,每打一个电话,对方给我的回应及他们对这东西的喜欢都超过我的预期。

    南都:采集之旅一路下来,有没有遇到困惑?

    朱哲琴:当然有,比如说采集前,我的一个朋友答应帮我找钱,但最后才说他找不到钱了。(笑)所以我后来自费,慢慢地中国银行等机构赞助起来。我最困难的是人才以及经验。大家都知道保护民族文化好,但我们没有跨界的行家。这个采集并不是去研究,而是寻求传统的脉络去启迪当代。如果人力资源丰厚,经验充足,我们可能只会花80%的力气,现在我们要将勤补拙,花150%的力气才能达到。

    南都:这四个月的采集之旅,对你有什么样的改变?

    朱哲琴:对我做音乐的初衷有所改变,开启了另一道门。过去做音乐很注重个人表达,而这次的创作将会在另一个起点,我希望在新的唱片中能体现出这种简单的、直觉性的东西,而不是音乐家、艺术家在经过思辨以后所形成的强调个性化的东西。

  • 尾声

    从贵州采完原生态音乐后,朱哲琴以及“世界听见———民族音乐寻访之旅”团队还走访了云南、内蒙古、西藏、新疆。五省行程共2万多公里。4个月里,团队大多时间在车上,联系采访对象,整理照片,整理录音。回到酒店也是讨论,联系,整理,编辑。累极倒头就睡。一觉醒来,装车再出发。

    采集跨度非常大,既有藏传文化,也有滇文化,共采集了飞歌、侗族大歌、木卡姆、冬不拉等民歌素材1000余首,图片和文字不计其数。在此基础上,以保护、再生的双向制作理念制作一套音乐双C D专辑,并举行相应的艺术推广活动。

    这次旅行对朱哲琴个人来说,既是一个寻宝之旅,也是一个帮助当地少数民族保留民族文化的公益项目。朱哲琴说,到达的很多村子几乎都是“空村”,年轻的男人都出外打工了,加上农忙时节,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传承上出现断层。“寻访之旅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把现在还保存的样本用很好的方法录音下来,留做文献或者参考。我发现过去一些音乐素材录音质量非常差,他们对录音的标准和品质不讲究。第二是我希望能在所录的这些声音里面找到跟当代生活有切入的点,再从这些基础出发,重新开始创作,融入当代气息,使这些传承能够代代发展。”

    2010年,“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在香港、北京、上海、杭州四地巡演。10月15日,由旅法归来的作曲家吕佳佳担任主要作曲,苗族飞歌传人、蒙古族呼麦传人、布依族歌师、新疆冬不拉大师等民族歌乐师与当代乐坛杰出打击乐手荒井、陈世杰,古筝弹奏家常静、大提琴演奏家宋昭等同台演出在香港的舞台上,带领听众一起回到了山川和原乡。大山、草原、雪岭,一路奔腾至香江。世界听见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08.110.***.***
    208.110.***.***
    12
    朱哲琴的歌声初听,感觉听不进去,然而当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歌声就会成为你的最爱
    发表于2012.01.20 18:29:19
    11
    03
    需要这样的音乐。
    发表于2012.01.12 15:56:54
    10
    03
    发表于2012.01.11 12:26:26
    9
    03
    要不,唉,好多例子,如好多有追求有思想的歌手/艺人!
    “青藏高原”的原唱,连续剧“红楼梦”的林妹妹,等等。
    难得糊涂,既然改变不了啥,就多珍惜自我,依然盛行/流行。
    发表于2012.01.11 11:37:47
    8
    111.196.182.***
    111.196.182.***
    发表于2012.01.11 11:10:00
    7
    180.106.079.***
    180.106.079.***
    发表于2012.01.10 22:05:43
    6
    180.154.084.***
    180.154.084.***
    发表于2012.01.10 22:04:17
    5
    03
    发表于2012.01.10 21:59:27
    4
    03
    长见识
    发表于2012.01.10 21:54:26
    3
    03
    换了浏览器,木有自动登录~
    发表于2012.01.10 21:51:27
    2
    180.106.***.***
    180.106.***.***
    发表于2012.01.10 21:50:19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64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