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典音乐遇到动画
曹利群 于 2012.01.11 22:41:11 | 源自:新浪博客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现代社会已经把古典音乐挤到几个孤立的“城堡”里去了,音乐厅歌剧院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喧哗,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几个固定的栏目维系着少数的观众与听众,作曲家热衷于关在房间里“造”自我的东西,指挥家和乐队只好日复一日重复着几百年前的经典。一切仿佛都已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山重水复时候也有柳暗花明。当古典音乐遇到动画之后,立刻擦出了耀眼的火花。

不能不说到迪斯尼那张著名的《幻想曲2000》。迪斯尼新一代的动画大师调动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古典音乐的经典旋律,为人们献上了一道听觉与视觉交相辉映的音画大餐。七个动画的音乐分别来自: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雷斯皮基的《罗马的松树》、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埃尔加的《威仪堂堂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当然,其中也收入了20世纪40年代迪斯尼的那部旧作品,即沃尔特·迪斯尼和指挥家斯托克夫斯基合作的《小巫师》(根据杜卡的同名音乐创作),可以说那是古典音乐动画版的经典,当年就风靡了全世界。

  • 在《幻想曲2000》的动画片中,可以听到三种音乐。第一种可以明确地叙述一个故事,最为典型的就是《小巫师》。这首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获得灵感而作的交响诗极尽幽默讽刺之能事,绚丽的色彩,诙谐的节奏,充满了慑人的魄力。配上沃尔特·迪斯尼的动画以后,更赋予这首管弦乐曲以栩栩如生的灵魂。在没有对话的故事中,米老鼠出色的扮演了那个“从来不会说话而只会搞砸一切”的小巫师。它将从魔法师那里偷听来的咒语施在一把扫帚上,让扫帚替他挑水。然而水缸满了之后,扫帚却仍然挑水不止,从而酿成祸患。小巫师大惊,情急之下把扫帚劈成碎片。不曾想,每个碎片都是灵魂附体,形成了一支壮观的扫帚挑水大军,最终上演了“水漫金山”。我们看到或者说我们同时听到,动画与音乐如影随行。先是单簧管继而是大管奏出的“扫帚的主题”生动而诙谐,在音乐的背景下,扫帚一拐一拐的跳水动作惟妙惟肖。当管弦乐队接过主题后,节奏加快,声音加大,而扫帚的挑水也越来越疯狂,场面在愈发凶险的同时更渗透着滑稽。当铜管乐奏出沉重的终曲时,魔法师及时回来解除咒语,一切才重归从前。

    第二种音乐没有固定的情节,大致可以勾画出一幅幅画面。比较典型的当属《动物狂欢节》。动画片选取了该组曲的“母鸡和公鸡”的旋律,在舞蹈的节奏中,画面配上了一群翩翩起舞的丹顶鹤。在欢快的曲调中,丹顶鹤在蓝色的水面上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不由得想起了《狮子王》的动物跳舞场景。另一类是与音乐作品情绪对位的动画,像《蓝色狂想曲》。由于格温什的原作产生于20世纪2年代,又带有明显的爵士乐风格,所以动画大师们大胆地把画面对应为当时的都市社会生活。随着单簧管由低向高冲出两个八度,强烈的切分音和晃晃悠悠的下行旋律进行,紧张忙碌的都市生活开始了。蓝灰色的摩天大楼背景下,人们进进出出,行色匆匆,旋转门里涌出的人如潮水一般,而从汽车里走出的人群还保持着在车里被挤扁了的形状。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夸张地做着相同的动作,与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有异曲同工之妙。

  • 第三类动画中,动画与音乐之间毫无内在的联系,动画利用的完全是音乐的物理变化。比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的画面是各种造型不同的抽象的蝴蝶图案,他们随着声音大小的物理量而做出奇妙的变化。足够眼花缭乱,但缺乏想象力。而雷斯皮基的《罗马的松树》让我们看到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鲸鱼与海鸟,感觉有些不伦不类。

    无独有偶,继《幻想曲2000》后,意大利动画界的巨匠布鲁诺·伯茨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他创作的古典音乐动画《从容的快板》甫一上映,就被称为“新幻想曲”,足见评价之高。这张DVD由6段古典音乐组成,包括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拉威尔的《波莱罗》、西贝柳斯的《忧郁圆舞曲》、维瓦尔第的《大协奏曲》和斯拉特文斯基的《火鸟》。

    伯茨多的作品无论在创意、想象力,以及表现的深度和多样性方面都不逊于迪斯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六个作品中《牧神午后前奏曲》和《波莱罗》更胜一筹。前者采用了英国水彩画得技法晕染出一幅幅扑朔迷离的林中仙境:在烟云氤氲的山冈泽畔,被打扮成牧师的潘神情色恍惚地追逐着水仙女,在亦真亦幻的场景中不断地与仙女邂逅、分离,马拉美诗歌与德彪西音乐所营造的氛围在这里得到了高度协调的画面解释。伯茨多绝对是动画高手,仙女的手、臂和腿不断幻化成形态各异的花木:而在潘神迷惑的眼神中,流云飞瀑、山石草坡也成了时隐时现的仙女的躯体。正如德彪西开辟的古典音乐的新天地,伯茨多为我们提供了马拉美诗歌以外的一个全新的视听艺术的范本。

  • 拉威尔的《波莱罗》更是出人意料。伯茨多以超级现实主义的理念,把一首不断反复的西班牙舞曲想象为一只可口可乐瓶子里开始的生物进化史,其构思之精妙,想象力之丰富,足以让迪斯尼的动画大师们俯首称臣。拉威尔的音乐是始终如一的中庸速度,无论旋律、和声还是由小鼓不断敲击的节奏一直保持不变。唯一变化的是配器,而管弦乐曲的声音逐渐加强。伯茨多紧紧抓住音乐循环往复的特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进行了颠覆:一个火箭在不毛之地丢下一个可口可乐瓶子,像是一个暗喻,仿佛生物进化的苦果从开始就是由人类造成的。当清丽明亮的主题由长笛吹出后,一个虫子模样的单细胞生命爬出了瓶口,慢慢地,我们看到了由小到大、由简而繁、由低级到高级的生命演化,生命的环境也从陆地延伸到天空和水中。随着音乐的渐强,生命的样态呈现了多端的变化,在雷电交加、阳光普照、春暖花开、大雪冰封的不同背景下生机盎然、茁壮成长。终于,在百兽之群见到了代表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和十字架,它们睁大惊愕的眼睛走进城市的水泥森林。此时正当《波莱罗》的音乐一片喧嚣,震耳欲聋,现代都市的压抑,和动物们错愕目光相互对照,发人深省的讽刺和音画对位的恰到好处令人称绝。在管弦乐队扭曲的结束声中,作为人类文明象征的“大厦”顷刻坍塌,一只猿猴从废墟中探出脑袋,不知所措地托着下巴。整个作品构思之奇诡,讥讽之犀利,以及思考之震撼,让我们久久不能平息。有意思的是,漫画家对原作的大胆解构与颠覆恰好与作曲家当年的疑惑暗合。在创作这首乐曲的那个夏天,拉威尔曾经把作品的主题一遍遍地弹奏给友人,然后询问道:“您是否能感觉到,这个主题在不厌其烦地诉说着什么?”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22.072.135.***
    222.072.135.***
    发表于2012.01.14 16:34:53
    11
    哎。。。。日本的acg产业链做得的确不错,做音乐能赚钱,自然出的多,优秀的也不少,我们这没办法,说到底还是经济水平跟不上(还是更喜欢东方音乐,对味吧)
    发表于2012.01.12 17:46:08
    10
    182.091.041.***
    182.091.041.***
    发表于2012.01.12 15:24:14
    9
    尝试找来看看~~
    发表于2012.01.12 11:34:50
    7
    03
    小时候看欧美动漫都从来不在意过里面的音乐
    发表于2012.01.12 11:03:07
    5
    124.077.164.***
    124.077.164.***
    发表于2012.01.11 22:55:09
    4
    10
    发表于2012.01.11 22:54:49
    3
    03
    发表于2012.01.11 22:53:21
    2
    03
    我看到题目时很激动...然后...
    发表于2012.01.11 22:49:30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81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