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入门 重要表格更新及新品浏览 [2018-10]
刘恩惠 于 2018.10.14 16:38:12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10.00/130

随着Photokina 2018于九月下旬在德国科隆举行,各大影像厂商在2018年第三季度集中发布了一批新产品,以便在展会上面对全世界隆重亮相。这其中不乏在江湖传闻已久、粉丝翘首企盼下终于横空出世的重量级相机。按照惯例,本站的《数码相机入门》要进行新一轮的表格数据更新。当然,我们也会把上次更新(2018年3月)之后陆续发布的其他一些新品所带来的数据变化也一并纳入,借这个机会对近半年发布的重要新品进行一番“走马观花”。我们依然按照无反、单反、镜身一体机(固定镜头相机)的顺序逐一展开。

  • 无反相机

    借着Photokina 2018的东风,全画幅无反相机迎来了一次大爆发。眼看索尼在该领域风生水起,甚至夺取了全球全画幅数码相机销售冠军,长期保持观望态度的尼康和佳能终于决定发力了——2018年8月23日和9月5日,两个传统巨头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全画幅无反数码相机;不久之后的9月25日,松下、徕卡、适马三家在Photokina大展上联手宣布成立“L卡口联盟”,松下顺势宣布全画幅无反相机LUMIX S1、S1R全画幅无反相机研发计划。这一系列新产品、新计划,无疑让未来数码相机市场的竞争局面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从2008年奥林巴斯和松下联手推出“Micro 4/3系统”、松下发布LUMIX DMC-G1算起,无反数码相机问世至今正好十年。伴随着全画幅无反的“全面开花”,无反相机的发展或将在2018年迈入全新阶段;一方面,单反领域的“传统势力”已经充分认识到,如果继续在中高端产品线上坚守单反阵地,无疑要“落后挨打”了;另一方面,无反领域的“先驱者”也不再固守原本的一亩三分地,而决定向更高的规格迈进。对于Photokina 2018大展乃至整个行业来说,这起码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丰收季。

    ——尼康与佳能——

    在各自的中文官网上,尼康将新推出的Z7/Z6称之为“全画幅微单”,而佳能则将新品EOS R唤作“全画幅专微”;两者在造型上都延续了类单反的外观,带有独立的电子取景器。如果单纯从机身厚度上比较,尼康Z7/Z6仅为67.5mm,比佳能EOS R和全画幅无反领域的前辈索尼α7系列都要薄那么一点点,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Z系列采用了16mm超短法兰距设计(索尼为18mm、佳能和徕卡为20mm)。而在确定镜头卡口标准时,他们同样很极端——Z卡口的内径达到了惊人的55mm,比佳能的EF卡口还要大1mm,位居同类之最,这也就限制了机身进一步缩小的可能性。如此之大的卡口显然是出于对产品综合性能潜力的考虑,足够大的口径可以为后续高端镜头开发预留足够的物理空间。而佳能在解释EOS R的RF卡口继续沿用54mm口径的原因时则表示,一方面是为确保长焦距或重型镜头安装后的坚固性,同时也有RF卡口上超大光圈快速镜头开发方面的因素。至于为何采用20mm法兰距,佳能也有自己的理由——为了提高画质,RF镜头采用了超短后对焦距离设计,某些镜头的后镜组会延伸到卡口内部,选择20mm法兰距能够确保有充足的空间来实现该设计;换句话说,在EOS R上法兰距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会随着后镜组所处的位置灵活变化。

  • 可以看到,无论是尼康还是佳能,都很看重功能、性能和体积的均衡;在产品宣传中,他们都强调了取消反光板对提升画质的重要性(其实这不仅仅是全画幅无反的优势,而是全部无反相机共同的优势),而没有花很大篇幅来讲述全幅无反在体积上的优势;在产品性能和体积尺寸之间,前者的优先级无疑更高。所以,无论是“微单”也好、“专微”也罢,所谓的“微”只能是相对而言——把尼康、佳能的新款全画幅无反和他们各自的入门级全画幅单反放在一起对比,取消反光板并缩短法兰距之后的瘦身效果明显,但安装上镜头之后这种差异也显著变小;对于使用者而言,相对轻便毋庸置疑,但整体便携性并无突出改善。在与索尼同类产品的对比中,α7III虽然不是最薄的一款,但似乎在观感上显得最为小巧,一方面是因为索尼的FE卡口相对最小,另一方面Z7/Z6和EOS R机身顶部都带有一块肩屏,这会导致机身长度的增加,而索尼的α7系列并没有配置肩屏。

  • 当厂商更看中无反相机的综合性能,而不再过分纠结于它是否看上去足够小巧的时候,人们有理由相信,无反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单反已指日可待。我们也不难察觉出尼康、佳能对未来市场趋势可能出现的新变化所持有的态度。作为目前数码单反市场占有率前两名的品牌,他们固然不会在推出全画幅无反后立刻放弃具备优势的全幅单反产品线,但从Z7/Z6、EOS R的规格以及两大品牌对无反类产品的长期规划(特别是全幅无反镜头线路图)来看,虽然首批产品主要针对摄影发烧友市场、尚未触及高端专业领域,但他们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无反全面取代单反成为未来市场主流的准备;即便这未必很快实现,但技术规格层面已经安排就绪。

    尼康和佳能都随新机发布了相应的镜头转接环(适配器),老用户手里对应品牌的大部分单反镜头(包括全幅镜头和APS-C镜头)可以通过它使用在新的无反机身上,并能有效支持老镜头自带的自动对焦、自动曝光功能;这对于吸引老用户购买新机身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之下,佳能对转接环开发的热情无疑更高,为消费者提供了三种选择:基础功能版本、带控制环的版本以及带插入式滤镜功能的版本。对专业用户来说,插入式设计无疑能显著提升光学滤镜使用的便捷性,但转接环长度和重量会随之略有增加,而且带滤镜功能的版本价格要高出许多。据悉,四款转接环的上市售价分别为:基础款100美元、带控制环200美元、内置CPL滤镜的版本300美元,内置可变式ND镜的版本400美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生财有道”的好创意。

  • 在防抖设计上,尼康Z7/Z6机身均搭载五轴防抖系统,这是尼康首次把防抖功能从镜头上转移到机身上(此前尼康的数码单反和1系列无反均采用镜头防抖)。在Z系统上转接F卡口镜头的时候,机身防抖机制将从五轴降为三轴(少了水平和垂直位移),如果搭载的F口镜头本身带有VR减震功能,机身上的三轴防抖和镜头防抖系统可以协同工作。佳能则仍旧坚持将全画幅无反相机的防抖功能放在镜头上,首批同步发表的四款RF卡口镜头里有两款带有IS防抖模块;在接受采访时,佳能并未否认今后也会采用机身防抖的可能性。

    接下来让我们分别单独了解一下尼康和佳能的全画幅无反新品。此番尼康推出的首批全画幅无反有Z7和Z6两个型号,两者在硬件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传感器和自动对焦模块上——Z7采用的是4570万像素的背照式CMOS,而Z6是2450万像素的背照式CMOS;前者的AF模块具备493个对焦点,后者是273个。Z7的总体规格更高,但Z6也并非全面落后,它在最高感光度支持、连拍速度以及持续拍摄能力上反而稍有优势;两款产品采用了完全一致的机身外壳及功能设计,因此体积和重量基本没有差异;但上市初期的指导价格却要相差近一倍,Z7机身约3400美元,Z6机身约2000美元。

    Z7代表了目前尼康在无反领域的最高水平,在核心规格上它和尼康的中高端全画幅数码单反D850较为接近。虽然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但可以看出,尼康在设计Z7(也包括Z6)时,希望赋予它接近数码单反的操控体验——Z7/Z6各类开关按钮的布局与D850非常接近,而且它们所搭载的高精度Quad VGA电子取景器非常实用,它具备369万点(1280×960)和0.8的放大倍率,实际效果得到了先期试用者们的充分肯定,在精细度、亮度、舒适性和延迟方面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如果不考虑耗电方面的因素,这个电子取景器所带来的用户体验,会让从单反转换过来的老用户感觉非常适应。与此同时,Z7/Z6的机背屏幕规格也非常高,采用3.2英寸、210万点、可翻折、可触控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尼康提供了一个比较人性化的选项,启动该功能之后电子取景器和显示屏将显示与光学取景器相似的颜色、亮度和对比度(而非“所见即所得”的效果),这可以满足某些传统单反用户的特殊偏爱。机身设计上比较大的遗憾,一是没有提供双存储卡槽,二是没有像高端数码单反那样提供电池扩展手柄;对于某些专业用户而言,这两个问题可能导致吸引力下降。在自动对焦方面,虽然Z7/Z6的片上相位对焦点分布范围达到约90%,但却不支持眼部优先对焦,中高端单反所具备的3D追踪对焦也未能下放。从上述问题来看,尼康显然做了保留,一方面或许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暂时保护一下旗舰级数码单反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今后的旗舰级全画幅无反机身预留升级空间。

  • 在视频功能方面,Z7/Z6均最高支持3840×2160、30fps规格的4K视频以及1920×1080 120fps规格的全高清视频拍摄,并可以通过HDMI实现10bit 4:2:2 N-Log输出(可惜机内录制并不支持这一功能)。从规格上看,Z7/Z6比D850单反具备更强的视频性能,特别是在视频自动对焦方面优势显著。Z7和Z6在视频功能上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只能在Super 35模式下提供4K视频超采样,而后者可以实现全画幅超采样;当然Z7仍然提供了全画幅模式下的4K拍摄,只不过画面质量会比Super 35超采样模式下逊色一些。

    尼康的首批Z卡口镜头共有三支,包括一支用于套机的标准变焦镜头(Nikkor Z 24-70mm f/4 S)和两支大光圈定焦镜头(Nikkor Z 50mm f/1.8 S、Nikkor Z 35mm f/1.8 S)。别以为这两支f/1.8镜头是廉价货,它们发布初期的售价分别定为600美元(50mm)和850美元(35mm),比同品牌单反体系中的相同光圈规格镜头要高出不少。一方面我们可以坚信这些最新设计的Z卡口镜头在成像品质上相比老镜头更为优秀,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Z系统的优势;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厂商在新款中高档镜头的定价策略上是绝不会心软的,各家的做法都差不多。如果觉得贵,那就去选择数码单反,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都有非常廉价的f/1.8单反定焦镜头。为了展示自己在Z卡口上的雄心壮志,尼康还公布了尚在研发中的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镜头消息以及后续镜头线路图,不过58mm f/0.95将是一支手动镜头。

  • 佳能并没有采用和尼康类似的市场策略,而是只发布了一款新机身,他们在无反相机领域按照画幅尺寸划分出了EOS M和EOS R两条产品线。在宣传文案中佳能希望EOS R“以新的切入点重新定义影像系统”,字母“R”所代表的正是“Reimagine”(重新想象、重新定义)。这款新产品的型号内并没有包含数字,和初代EOS M发布时的情况很相似,所以EOS R后续型号的命名规则或许也可以参考EOS M系统;但有消息称,佳能准备把更为专业级的全画幅无反命名为EOS R Pro,并在明年年初发布。

    基本参数方面,EOS R搭载的是一块3030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和DiGiC 8图像处理器,最高ISO可扩展到102400,支持Dual Pixel(全像素双核)CMOS AF;虽然在像素总数上EOS R和EOS 5D Mark IV一致,但佳能表示两者采用的不是同一块CMOS,新机的传感器经过了多方面的改进。AF系统具备惊人的5655个自动对焦点,静态图像的自动对焦亮度范围也创纪录地达到-6EV至+18EV(注:-6EV是使用F1.2镜头时获得的),官方标称单次对焦速度最高可以达到0.05秒;对焦点的覆盖面积因镜头而异,如果使用原配的RF镜头可以获得88%×100%的覆盖范围(比5D Mark IV更大),依靠转接适配器使用部分EF镜头时覆盖范围则会缩小到80%×80%。最高连拍速度为8张/秒(连续对焦模式下为5张/秒),这个成绩在全画幅无反系统中算不上惊人,但还是比同像素的EOS 5D Mark IV单反略高。EOS R搭载的电子取景器在尺寸与精度上与尼康Z7/Z6基本一致(0.5英寸、369万点),放大倍率略逊一筹(0.76倍),但也差强人意。与尼康Z7/Z6相比,EOS R也只提供了单卡槽,但配置了备选的电池手柄。在机身按钮、拨盘布局方面,EOS R与佳能此前的全画幅数码单反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对于用惯佳能中高档单反机身的用户来说可能一时间难以适应,而且已经有测试网站指出EOS R在按键拨盘设置上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缺陷。在机身宽度和厚度上,EOS R要比Z7/Z6大一些,但它反而要比Z7/Z6轻5g左右。

  • 视频功能方面,EOS R最高支持3840×2160、30fps的4K超高清以及1920×1080、60fps的全高清拍摄,最高码率达到480Mbps,同时具备4K HDMI输出(10bit 4:2:2 C-Log)、短片拍摄数码防抖等功能。在4K拍摄方面佳能固执地延续了之前的做法——仅支持使用CMOS中央部分的区域以点对点方式全像素读取,因此存在一个1.7倍左右的焦距折算系数,视野的收缩无法被避免。虽然EOS R的视频性能有所提升,但与某些竞争对手相比,短板仍然明显。

    除了自动对焦系统的指标较为夸张外,EOS R的机身似乎并没有更多惊艳之处,相比之下佳能同步发布的首批RF镜头似乎更吸引眼球一些。四支镜头包括一支标准变焦套机镜头(RF 24-105mm F4 L IS USM)、一支恒定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RF 28-70mm F2 L USM)、一支超大光圈标准定焦镜头(RF 50mm F1.2 L USM)以及一支轻量化大光圈定焦微距镜头(RF35mm F1.8 MACRO IS STM);除了最后一款外,其他都是红圈镜头且价格不菲。四支镜头里,最出风头的无疑是RF 28-70mm F2 L USM,虽然它滤镜口径达到95mm、最大直径有103.8mm、重约1430g,块头显得有点大,但在这个焦段上实现恒定f/2超大光圈让它成为目前市面上独一无二的选择;接近2万元人民币的售价固然高昂,却可以极为便利地满足用户在常用焦段下对超大光圈的使用需求。毫无疑问,这个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已经明显超越某些同焦段的单反镜头,安装在EOS R的机身上也显得有些不太协调,但正如佳能工程师所解释的那样:因为有了RF卡口这个全新的平台,借助超短后对焦距离设计,这支规格惊人的镜头才得以成为现实;而想要在EOS单反\EF卡口上要打造出一支相同焦段、相同光圈的产品,体积上要大出好几倍,根本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RF 50mm F1.2 L USM同样是一款引人瞩目的产品,它采用9组15片光学结构,其中包括1片超低色散(UD)镜片、2片研磨非球面镜片以及1片GMo(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镜头制造中使用了先进的ASC镀膜,这些因素加上RF卡口本身具备的优势,使之在光圈全开状态下也能获得良好的画质。当然,这支镜头接近1.5万元人民币的发布售价也的确感人,EOS单反体系下同规格的EF 50mm F1.2L USM现在只卖9千元不到。这一价格差异展现出佳能对于新镜头吸引力的自信,而通过摄影师的实拍对比,新老两代50/1.2之间的画质差异确实非常明显。

  • 虽然EF、EF-S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在EOS R上使用,但RF镜头却不能用在EOS单反上,如果想要使用新镜头,就必须买一台无反新机身。尼康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平心而论,EOS R的机身售价并不算高,对于原本已经拥有EF卡口镜头群的佳能单反用户而言,投入EOS R的怀抱只需要不到1.5万元人民币。但佳能显然希望通过这一全新的产品体系获得更高的回报,他们在RF镜头的设计上不遗余力、大胆突破,无疑是为了让有意选择无反的用户彻底投入R系统,在选购新机身的同时搭配新一代RF镜头,而不仅仅是换一个机身。回顾单反主宰市场的时代,厂家多少会设计一些廉价的低端镜头以吸引入门级用户选择自家的单反相机,但随着市场形势的一系列变化,高端相机对厂家的利润贡献度越来越高,交换式镜头作为高附加值产品又是利润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全画幅、中画幅无反领域,现阶段很难出现几百元或一千元左右的廉价镜头。再联想到尼康和佳能均未表示会公开Z和RF的卡口协议(这预示着对应卡口的副厂镜头不会很快问世),足见镜头利润对如今的影像厂商而言是多么关键。

    虽然没有新的EOS M系列机身,但佳能在发布EOS R和一系列RF镜头的同时,也推出了一支新的EF-M镜头——EF-M 32mm F1.4 STM。该镜头采用14片8组的光学结构,使用了非球面镜片和超级光谱镀膜,并且提供0.23m的最近对焦距离,上市售价为480美元。使用这支镜头能够获得等效50mm标准视角和最大f/2.2左右的虚化效果,对于EOS M的用户来说,这是很有吸引力的一款大光圈镜头,价格也相对比较亲民。佳能似乎在用这款产品让购买了EOS M系列的用户放心——即便有了全画幅的EOS R,他们目前没有放弃APS-C画幅的无反产品线的计划。

  • ——L卡口联盟(徕卡、松下、适马)——

    如果说尼康和佳能的动作完全在整个行业的预料之中,那么适马、徕卡和松下的结盟以及松下发布全画幅无反相机的新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当消息被爆出后,许多媒体人又不免感慨——这个新组建的“L卡口联盟”真是顺理成章、珠联璧合,这三个市场占有率都不怎么高但却各自身怀绝技的品牌能够走到一起,或许会影响未来无反相机市场的发展格局。

  • 图片来自Engadget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EOS R;镜头=RF24-105mm F4 L IS USM;焦距=105毫米;光圈=F4.0;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40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0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8.09.25 13:06:48
  • 徕卡进入全画幅无反相机领域已近三年,2015年10月他们发布的“SL”是该产品线上的第一款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机身产品;截止目前,原生SL卡口镜头共有7支。“L卡口联盟”就是以徕卡三年前推出的这个卡口标准为平台建立起来的,三家盟兄弟今后将围绕这个卡口标准开发一系列新的全画幅机身和镜头,而已有的7支SL镜头自然也可以和新机身顺利兼容。徕卡已经公布了后续SL镜头研发计划,35mm f/2、50mm f/2、28mm f/2、24mm f/2、21mm f/2等五支镜头将在2019至2020年陆续推出。

    松下在9月25日“L卡口联盟”宣布成立的同时迅速向外界公布了自己基于L卡口的S系列全画幅无反机身研发计划——4700万像素等级的LUMIX S1R和2400万像素等级的S1。这两款新机将延续松下在视频领域的强势,支持4K/60fps规格的超高清视频拍摄,具备Dual IS防抖功能,配置3轴可翻转式LCD,带XQD和SD双卡槽,可以全天候拍摄;松下还在新机身上引入了全新的AI自动对焦系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提高对焦效率。虽然详细的规格、上市时间及售价等细节尚未公布,但这两款新机身针对高端市场而去已经非常明确了。松下还公布了首批三支S系列L卡口镜头的简要信息,分别是:50mm f/1.4、24-105mm和28-70mm,同时向消费者承诺,在2020年前他们计划推出10支全画幅镜头产品。在Photokina展会现场,松下已经拿出了完成度相当高的工程样机,相信正式发售不会让用户等待太长时间。

  • 图片来自Engadget 制造商=OLYMPUS;型号=E-M1;镜头=OLYMPUS M.12-40mm F2.8;焦距=36毫米;等效焦距=72毫米;光圈=F4.5;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5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弱;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0秒;曝光程序=光圈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8.09.25 13:50:16
  • 与此同时,松下表示仍然会致力于M4/3无反相机的研发,并公布了LEICA DG VARIO-SUMMILUX 10-25mm f/1.7变焦镜头的研发计划,以此展现自己坚守M4/3阵地的决心。这将是全球首支f/1.7恒定光圈变焦镜头,全画幅等效焦距为20-50mm,具体规格以及上市时间、售价等信息暂未公布。

    L卡口联盟中的另一位成员是以镜头研发见长的适马,他们在Photokina大展上宣布将在2019年发布采用Foveon全幅传感器和L卡口的全幅无反相机。根据厂家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他们将不再基于SA卡口开发新的机身,而会全面投身于L卡口及全画幅机身的研发;这也就等于宣布他们在2016年2月发布的sd Quattro和sd Quattro H将没有后续版本。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和强大的对手,选择与松下、徕卡携手抱团,对于适马而言无疑是明智的。

    徕卡、松下和适马都有不错的镜头研发能力,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我们可以预见,两年以后“L卡口联盟”的全画幅镜头总量将非常可观。不过三者的合力究竟能否撼动无反相机市场的格局,未来能否对主流品牌造成冲击,现在谁都无法下结论,毕竟无论是佳能、尼康还是索尼、富士,如今都憋着一股劲希望在无反相机领域有新的建树。当然,这种“百花齐放”的态势对推动技术进步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竞争的加剧也让消费者可能从中获取实惠。

  • 图片来自Engadget
  • 除了宣布加入L卡口联盟,适马还在Photokina 2018大展前后发布了一系列新镜头,56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是其中唯一一支为APS-C画幅和M4/3系统开发的产品,也是Contemporary系列继16mm/F1.4、30mm/F1.4之后的第三款镜头。安装在索尼APS-C无反机身上时,该镜头的等效焦距为84mm,适合拍摄人像题材。厂方宣称这支镜头在APS-C画幅上将是同类产品中最轻便的一款(滤镜口径55mm、长度不足60mm、仅重280克),通过使用SLD特殊低色散镜片,能够有效地校正难以通过后期处理消除的轴向色差,同时具备流畅的视频自动对焦性能,与索尼E卡口无反相机的混合自动对焦兼容,可实现精确的AF跟踪性能。对于索尼APS-C无反用户来说,这支镜头无疑是值得关注的。

  • ——富士——

    在全画幅无反乱战开打之际,富士则用一款GFX 50R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还有这个使用中画幅传感器的强大无反对手。50R是继50S之后富士GFS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也是旗下第一款采用类旁轴外观的中画幅无反,外观和操控上和富士自家的APS-C画幅无反X-E3非常接近,只是看上去更胖一些。在核心部件方面,GFX 50R和前作基本一致,沿用了50S上的那块约44×33mm、5140万像素的传感器以及X Processor Pro图像处理器,仅支持1080P全高清视频拍摄,静态图像连拍速度依然是3张/秒。两者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取景器的放大倍率上(50R的0.77倍小于50S的0.85倍);得益于造型上的改变,GFX 50R在便携性上略有优势,机身重量比50S轻了50克左右。当然,50R的售价也比50S更低一些,上市定价为4500美元左右,从而成为市面上最便宜中画幅相机;50S也同步大幅调低了售价。

  • 有意思的是,在新的宣传文案中富士将GFX系列称之为“超级全画幅”,而不是“中画幅”,显然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中画幅传感器的尺寸其实比全画幅更大,厂方不得已只能玩一把文字游戏了。鉴于这种44×33mm的中画幅传感器已经进入民用市场,我们自然有必要对[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画幅尺寸比例示意图]进行重绘,将中画幅传感器的信息补充进去。

  • 虽然没有同步发布新镜头,但富士更新了G卡口镜头的路线图,增加了GF 100-200mm F5.6 R LM OIS WR、45-100mm F4 R LM OIS WR以及50mm F3.5 R LM WR三款新品计划。与此同时,富士在本届Photokina大展上还公布了下一代GFX机身将是搭载1亿像素传感器的GFX 100S,除了像素密度增加外,这款新产品还将加入PDAF相位对焦、机身防抖、像素位移和无裁切的4K/30fps视频拍摄等功能,许多方面将在中画幅领域创造新的历史;其价格会控制在一万美元以内,最快2019年上半年就会正式问世。

  • 图片来自Engadget
  • 在GFX 50R问世前的20天,富士发布了X系列无反新机——X-T3,富士在无反领域坚持采取中画幅、APS-C画幅双线并举的市场策略是很明确的。有媒体将X-T3称之为X系列的新旗舰,但其实富士2018年年初发布的X-H1在产品定位设计上原本要比X-T系列高一些。需要正视的是,新推出的X-T3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X-H1——新机搭载2610万像素背照式X-Trans CMOS 4传感器以及处理速度提升近3倍的X-Processor 4图像处理器,最低原生感光度降为ISO 160(比之前的ISO 200有进步);相位对焦点覆盖率接近100%(横向91%,纵向94.5%),对焦点总数提高到425个,相位对焦点的数量增加四倍,弱光对焦能力扩展至-3EV;在超高清视频拍摄方面,X-T3支持DCI+UHD 4K/60fps 4:2:0 10bit内录和4K/60fps 4:2:2 10bit HDMI输出。从上述几个方面比较,X-H1确实落后不少,不过X-H1作为真正的旗舰机身仍然具备更宽大的手柄和一个非常实用的肩屏;更重要的是,富士并没有将X-H1具备的机身防抖功能下放到X-T系列,X-H1仍然目前富士旗下唯一支持该技术的无反相机。

  • 在更早一些时候,富士还发布了一款入门级的无反机身——X-T100,它是X-T系列中的第一款三位数机型。作为面向中低端市场的产品,X-T100在硬件指标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没有采用富士引以为傲的X-Trans CMOS;它虽然具备不错的静态图像画质,可在自动追焦、视频拍摄、机身菜单响应速度方面问题多多;与此同时,其颜值和工艺在中低端无反中又是出类拔萃的,而且续航表现优于其他竞品,属于优缺点都很突出的一款产品。

  • 在频繁推出新机身的同时,富士也没有忽视XF镜头的开发,2018年7月他们发布了XF 8-16mm F2.8 R LM WR超广角变焦镜头、XF 200mm F2大光圈长焦镜头及其增距镜套装,进一步充实了X无反相机的镜头群。这两支镜头规格非常高,自然价格也相当昂贵(8-16mm F2.8发布价格为2000美元,200mm F2发布价格为6000美元左右)。在Photokina展会上,有媒体还拍摄到XF 33mm F1.0、XF 16mm F2.8和XF 16-80mm F4三支镜头,它们将在不远的将来正式加入富士龙镜头家族。

    ——索尼——

    大品牌里,只有索尼没在Photokina 2018之前发布无反新机身,包括索粉们热切盼望的α7S III以及新的APS-C画幅无反旗舰都落空了。镜头方面,索尼先是在2018年6月27日发布了一款顶级超长焦定焦镜头——FE 400mm F2.8 GM OSS,这是索尼GM大师系列镜头中的第七款产品,采用23片17组的光学结构,内含3片ED镜片,使用了纳米AR和氟镀膜等技术。这是索尼目前售价最昂贵的全幅无反镜头,中文官网报价95000元人民币。除了宣传其出色的光学素质和对焦速度外,索尼在文案中还特意强调了FE 400mm F2.8 GM OSS的轻便性,其2895克的重量确实值得称道,但竞争对手其实也在做相同的改进——数月之后佳能也推出了自己的新款400mm/F2.8镜头,比索尼的这款产品还要轻55克。

  • 9月20日索尼又发布了GM大师系列的第八款镜头——FE 24mm F1.4 GM,采用13片10组的光学结构,内含两片XA非球面镜片、3片ED镜片以及Nano AR纳米镀膜,内置直驱型SSM对焦马达。厂方同样强调了这支镜头在重量控制方面取得的成就,445克的重量让它成为目前最轻便的24mm/F1.4全幅镜头,且暂时没有受到其他竞争对手的有力挑战。目前该镜头在中文官网上的报价是11300元人民币。索尼在高端全幅无反镜头领域正在有条不紊的积极布局,而且以适马为代表的副厂镜头供应商也在加强对FE卡口的支持,所以如果不考虑老镜头转接而只看原生卡口镜头数量的话,先发制人的索尼全画幅无反已经积累了一定优势。

  • 在本部分的最后,我们要对《市售各品牌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产品定位表 [不含已经退市的型号]》进行一下更新,除了新增产品外,因尼康1系列无反已经退市,我们将之从表格中删除;此外我们在表格中增加一列卡口信息,使信息更加完善。

  •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18.093.063.***
    218.093.063.***
    发表于2020.02.21 14:48:43
    42
    059.063.204.***
    059.063.204.***
    发表于2019.05.09 22:25:03
    41
    059.083.212.***
    059.083.212.***
    发表于2018.11.25 22:32:47
    40
    113.108.132.***
    113.108.132.***
    发表于2018.11.14 15:12:36
    39
    060.013.149.***
    060.013.149.***
    发表于2018.10.17 17:41:49
    37
    03
    看了下,确实m3全方位改进了,等剁手节看看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8.10.17 13:04:12
    36
    03

    此帖使用HUAWEI NXT-DL00提交
    发表于2018.10.17 08:27:18
    35
    03

    此帖使用ZUK Z2131提交
    发表于2018.10.16 21:43:05
    34
    03
    发表于2018.10.16 19:17:19
    33
    03
    m2是在m1推出后不就后推出的,可以说只是m1的小改版,各方面和m3其实差的挺远的。
    雨出新尘修改此贴于2018.10.16 13:21:07
    发表于2018.10.16 13:18:51
    31
    03
    在看看,反正剁手节还有点时间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8.10.16 13:17:18
    30
    219.140.***.***
    219.140.***.***
    没有奥林巴斯的变化一概不关心,除非奥林巴斯出售相机部门,否则我还是守着M43好了,轻便好玩还便宜。从技术角度讲,搞无反全副不是什么进步,类似奥巴过采样这样的软件技术才是正路子,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8.10.16 13:02:14
    29
    10
    M3对焦系统更高级、连拍更快、有触摸屏、有S-Log3,最关键的一点,电池续航好很多。建议买新不买旧。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8.10.16 09:45:12
    28
    03
    2代也是五轴防抖,不晓得3代升级了那些,毕竟要贵那么多呢😱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8.10.16 09:21:30
    27
    222.041.035.***
    222.041.035.***
    发表于2018.10.16 02:56:09
    26
    10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8.10.15 22:13:26
    25
    03
    小底卡片機後接下來是APSC單反先倒還是M43微單先死?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8.10.15 22:04:03
    24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00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