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 小米 14 Ultra 智能手机拍摄体验报告
SOOMAL 于 2024.05.21 16:05:20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10.00/40

小米 14 Ultra 无疑是小米当前最高端的机型,现在的旗舰机无一例外的都将影像作为重要卖点,这款手机打出了“徕卡全明星四摄”的宣传口号,颇为诱人。在下文中,小米 14 Ultra将缩写为M14U,而上一代的小米 13 Ultra,则缩写为M13U。

镜头、对焦、测光表现

摄像头

M14U采用后置四摄像头设计,由主摄、超广、3.2X、5X构成,其中主摄采用索尼LYT-900感光器,是IMX989的升级版,依旧5000万总像素,一英寸尺寸规格,但制程更先进,理论上更省电,而画质方面并不会有什么改善。主摄镜头等效23毫米,光圈f/1.63 - f/4.0 1024级可变,在显眼的位置,小米都是使用的“无极可变”的描述,光圈可调节能带来什么好处呢?它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例如在强光场景使用小光圈,这样可以提升边缘成像质量,弱光场景使用大光圈,提升进光量,在近摄场景中,小光圈也能减少彗差现象,不过要发挥出来,还需要系统能够合理的分配光圈值,让用户手动介入是不现实的。其他三枚副摄全部采用索尼IMX858感光器,其尺寸规格1/2.51英寸。超广等效焦距12毫米,光圈f/1.8。3.2X 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1.8,支持光学防抖,带微距功能,拍摄距离最近10厘米。5X 等效焦距120毫米,光圈f/2.5,支持光学防抖,拍摄距离最近30厘米。这套硬件配置虽然略低于OPPO Find X7 Ultra,但也够得上旗舰水准了。

在官方页面中,还特意提到了Xiaomi AIS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ignal Processor] AI 大模型计算摄影架构,利用AI来完成色彩、影调、人像等方面的处理。硬件是否采用专用的影像处理器,并没有提。

对焦

M14U的主摄和超广对焦表现稳定,具有迅速的对焦速度,在预对焦算法支持下,流畅快速,对焦针对三分法构图优化,中宫范围内的对象享有对焦优先。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120毫米;光圈=F2.5;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2332931/500000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19 14:33:56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120毫米;光圈=F2.5;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2039341/1000000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20 14:54:37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120毫米;光圈=F2.5;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29033/20000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03 14:44:50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120毫米;光圈=F2.5;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347173/250000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18 15:09:05

而3.2X和5X的对焦表现则让人有点不爽,拍摄单挑的枝条、花朵这类型的场景时,会发现,对焦会很大概率的对到远处,即便背景不算太繁杂,但也会干扰到对焦,这大大的影响了中长焦的使用体验。这不是硬件问题,是纯软件缺陷,所以我们也是在等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推送,未果,直到截稿日,这个问题依旧。相比OPPO Find X7 Ultra的中长焦,M14U体验还是好一些,M14U主要就是这个问题,而Find X7 Ultra问题更多。

现在的新手机都能灵敏且准确的识别人脸并启动对焦优先机制,也不会有莫名其妙的地方冒出鬼脸,人物侧脸、佩戴墨镜或口罩也能正常识别,但对焦速度会慢点。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9毫米;等效焦距=23毫米;光圈=F1.6;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25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5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06 14:12:39

之前我们吐槽过好几次小米机型的人脸对焦优化不好,人脸处于非核心区域时,也能夺走焦点的问题在M14U上一样存在。

测光

M14U有徕卡经典和生动两种模式,两种模式相比,经典模式的测光相对更保守一点,而生动模式测光更为色彩则相对鲜艳,对场景适应性更好,在典型的晴阴场景中,M14U的主摄基本上能做到精准的测光,即便是强光场景下的浅色物体,溢出也已经控制得很出色。相比主摄,超广的测光出现溢出或者与肉眼明显不符的测光结果的概率要高不少,这与超广采用的感光器宽容度较小以及HDR力度介入还需优化有关。在弱光场景中,所有摄像头都有可能出现曝光量偏低的情况,其中超广最为明显,不过相比M13U,有了改善。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12毫米;等效焦距=75毫米;光圈=F1.8;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487/500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19 13:52:37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2毫米;等效焦距=12毫米;光圈=F1.8;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20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3/50秒;日期=2024.03.01 18:46:49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9毫米;等效焦距=23毫米;光圈=F1.6;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6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34945533/1000000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06 18:22:32
制造商=XIAOMI;型号=24031PN0DC;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120毫米;光圈=F2.5;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32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6276791/5000000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24.03.06 16:18:14

M14U存在偶发性的测光异常,出现明显的溢出,这其实与HDR的不稳定有关,出现问题,再拍一张可能就好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弱光环境中使用点光源的场景,例如博物馆例如室内的货物陈列架等,M14U可能出现明显的溢出或者全局曝光量过高的问题,这类情况与HDR关系不大,而是测光策略方面的不足,遇到这类场景,M14U有点束手无策。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3.132.***.***
113.132.***.***
16
03
vivo从来都是没看过拍这么好的,小米都是很难看到拍这么差的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6.02 21:58:14
15
111.227.021.***
111.227.021.***
发表于2024.05.29 14:35:44
13
03
但是放大看细节总是比vivo肉一些,感觉还是细节比vivo略差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2 16:00:45
12
小米14u硬件配置已经很顶了,今年几款旗舰影像机配置都市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以前蓝厂影像鹤立机群的时代似乎过去了,今年的蓝厂大杯、超大杯都有所缺憾,满意的产品永远留给下一代新机。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2 15:28:09
11
03
就怕货比货,被X100吊打了,继续加油吧,好好优化算法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2 11:28:34
10
10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2 09:31:38
9
03
已经慢慢习惯在订阅号上看数毛了,但这个忽如其来的打分榜消失,还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慢慢接受吧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2 08:26:11
8
03
7
03
或者,对于栖身于数字人生的你我来说,不可量化的文字,就是一种恐怖的未知……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2 01:17:21
6
03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2 00:32:05
5
175.043.140.***
175.043.140.***
发表于2024.05.21 19:57:51
4
03
米14u有很明显且非个例的光轴偏移的问题……手机里塞的镜组终于复杂到可以出这种毛病的时代了鸭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24.05.21 19:40:45
3
120.229.165.***
120.229.165.***
发表于2024.05.21 18:01:08
2
114.249.016.***
114.249.016.***
发表于2024.05.21 16:25:56
1
提示
本贴可以匿名回复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04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