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辛亥革命与中国音乐
新民晚报 于 2011.10.10 17:31:17 | 源自:新民晚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67/29

●辛亥后中国艺术歌曲

沈次农 孙薇玲

  • 编者按: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正好起步于那个时期。这两者之间究竟有多少联系呢?今年5月6日,我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沈洋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了一场名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现1919-1945年中国作曲家的经典作品》的独唱音乐会,我们为此专程采访了杨立青教授,请他谈谈这场音乐会以及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影响。

  • 这场音乐会从打出广告起就引起议论,原因是沈洋的独唱会,竟然请到杨立青教授为他担任伴奏。杨教授是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国内著名的作曲家,赫赫有名的权威人物。无论从年龄还是师生辈分,沈洋都只能算是孙儿辈。那么为什么杨教授会接受这份邀请呢?

    杨立青说,原因正是因为这些歌曲的本身价值。

    杨教授大半辈子从事音乐教育和创作,运用的是正统西方音乐的和声与作曲技术,写下的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音乐语言。长年遨游在音乐的大海中,让他注意到中国现代音乐史当中有一个被人忽视的“死角”,那就是从辛亥革命起直到抗战胜利这一时期的创作歌曲。那里面有很多好东西。他也明白要想真正能感受这些作品,必须自己亲自参与演奏。因此他能欣然“屈尊”为沈洋担任伴奏。

    杨教授认为,作为作曲家,他在弹伴奏时会注意从音乐上发掘其内涵和音乐的走向,会注意情感与色彩的变化,会发掘其中藏着的东西与强弱变化,去注意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这也正是沈洋的目的。杨教授强调辛亥革命时期有许多值得珍藏的音乐精品,称自己更偏爱黄自,认为黄自作品技术上最为成熟和规矩,非常完美,音乐语言又非常美,如《天伦歌》。他还谈及谭小麟的《春雨春风》,邓尔敬的《挑夫之歌》,应尚能的《吊吴淞》,当然更有赵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她》等。杨教授还记起自己当年在上音附中学习时听过黄自的一首抒情歌曲,是写给他的爱人的。当时上音附中的教导主任汪怡年正是黄自的夫人。学生们还开玩笑说,汪怡年老师真幸福,能收到这样精彩的爱情礼物。这首歌的歌名杨教授已记不起,但对技术上无可挑剔,音乐语言非常美,至今不忘。

    杨教授说中国第一批职业作曲家受的训练就是西方古典音乐的训练,所以写的作品从技术上说是纯正的,规矩的,一些还有创造性。所以这场音乐会的意义是一场还原历史原貌的音乐会。只是非常可惜的是,这些歌几乎被人遗忘。

    杨教授说,被人遗忘的原因是这些歌曲长期以来被有意无意地压制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创作,基本上局限在抗日歌曲,以及聂耳、冼星海等少数作曲家。当然聂耳、星海的确伟大。但作为一个历史时期,不可能只有一个题材的创作。贺绿汀是黄自的学生,他很正直,尊重历史,也尊重自己的老师。因为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称黄自是“我的恩师”,长期来一直受到排挤。那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当时音乐界“左派”掌权。左派们一直认为黄自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怎么可以把资产阶级称为恩师?所以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创作,被留下一个死角。非但不能去碰,还要批判。譬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就被称为代表资产阶级的唯美主义作品而受到压制。

  • 杨教授说:“现在回头来看,不能用一个东西把另一个东西完全否定。不管对历史还是音乐,必须以平和的心态来客观看待。曾经被认为是‘靡靡之音’的那些作品,现在看来只是在不同的环境和状态下产生的。歌曲的产生是在国统区,写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里面有忧思、彷徨、渴望……因为都是知识分子,不一定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但它总是一个侧面。这个侧面存在于部分知识分子的心里,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他们也想透过音乐语言抒发自己对祖国命运的期许。但就是这些原因,这段历史被有意无意地抹掉。

    “社会在发展,比起前人的勇气和胆量,反而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却变得胆小谨慎。我们确实应该向这段历史和那些带给我们灵魂慰藉的音乐家们致敬。如果你要还原它,必须要一流的歌唱家,而且是热爱这些音乐作品的人。而沈洋正是这么一个人选,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很好的技术,他来做这个事是最合适的。”

    杨教授作为钢琴家,一生登台无数次。但对这次演出,虽已过去近半年,却依然“耿耿于怀”,视其为自己音乐生涯中的一个有意义的事件,一场让他有所收获的重要演出。

    ●别人不做我来做

    沈洋

    • 编者按:本文为沈洋在独唱音乐会后与本版编辑通过电子邮件的对话,限于篇幅,我们略去了提问部分。

  • 制造商=FUJIFILM;型号=FINEPIXS2PRO;焦距=50毫米;日期=2007.12.26 17:09:49;光圈=F5.6;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60秒;曝光程序=手动模式
  • 1919-1976年之间我国创作的音乐作品其实相当有限,声乐作品居多,钢琴和乐队作品极其有限。这样就更需要系统整理。开这场音乐会的想法比较简单,没人搞过,那就我来做。

    在一些华人音乐家声名远扬的同时,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仍裹足不前,我们对文化传播的理解还有误区。欣赏一个国家的音乐作品不应该像参观动物园一样带有猎奇性。正如肖邦之于波兰,柴可夫斯基之于俄罗斯一样,它应该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代表象征。正因如此,我认为自己唱西方歌剧只是谋生手段,而演唱自己国家的作品才是真的追求。但问题在于什么是我要演唱的,一些不堪入耳的虚假作品当然在拒绝之列。所以,我在寻找能够真正属于国人内心并能够传播给世界大众的音乐作品,也许这些歌曲就是。

    举个例子,我们有如此多的京剧,但有谁知道作曲是谁?只有在辛亥革命以后,音乐的概念才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亚历山大一世以后的俄国,作曲家放到被人重视的高度,所以格林卡之后俄国作曲家不断涌现,之后形成了强大的音乐传统。辛亥革命至今只有百年,所以我们的音乐事业才刚刚开始,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珍视自己的传统。

    其实早期艺术歌曲中,真正被人遗忘和冷落的作品并不多。换一个角度看,是这些作品传承的媒介和范围出现了偏差。一些歌曲变为音乐院校的教材,或初学者练习作品。这是传播方向出现了偏差,不应该的。我们曾一度批评某作品有资产阶级倾向,或者不够革命等。我们看看青主(廖尚果)先生,他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推翻封建王朝的先驱。他参加了广州起义,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他哪里不够革命了?哪里不能反映国人的精神了?何况青主、赵元任、萧友梅和李叔同等人一生并不以作曲家自居,但他们确实留下了传世作品。仅从这点,足以让今日的音乐人汗颜。另外,所谓爱国者,今日确实不能和往昔相比。在和平年代大谈爱国,比较谁在作品中更能展现爱国思想,可能如同与空气跳舞一样可笑。那个时代是不同的。有人写出了好作品,其动因不会是住房、奖金和官职。话说回来,那个时代的作品,有时音乐技法是稚嫩的,和同时代的西方大作曲家不能相比。但恰恰因为是在这音乐的襁褓年代,所反映的情感都是真挚的,如同婴儿一样,喜怒哀乐没有虚假。

    音乐会反应很好,只是影响力有限。殊不知这些是我们的根,不要这些,等于不认祖宗(对音乐人而言)。另外,这些也不能被称为“辛亥歌”,我更愿意称为“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歌曲”。我当然希望成系统地演唱这些作品,并传播到世界上。我想没有比这些作品更值得做的了。

  • ●中国艺术歌曲 从被动到主动

    王勇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很短,但中国人有歌的历史很长。数千年来中国农村有大量的民歌,不同地区还有不同风格,代代相传,也代代不同;近代中国城市也有歌曲,这个风俗早在宋代临安就已形成。宋代之前还有韩娥,“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有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但明清之后,则只听闻有戏曲名家,而再无歌唱家的名字传世了。

    直至1840年,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疯狂掠夺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他们的文化。于是中国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奇特历史时期。

    从音乐上看,1842年香港教会学校——马礼逊纪念学堂,第一次在课程中加上了音乐课。至此,教会学校中的中国学童开始被动地接受西方音乐教育。同时西方传教士大批来到中国,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在华传教士高达8000多人,分驻在700余个传教点上,所传中国教徒230多万人。一些传教士采用当地的民歌填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赞美诗。唱歌这种方式,随着宗教的传播逐步走进部分中国人的生活。

    但作为民族整体性的行为,唱歌走入中国人的生活,是在20世纪初。1895年的甲午海战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随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继而辛亥革命爆发。正是在这推行新学和促进社会变革的潮流中,产生了新的歌曲形式——学堂乐歌。

    早期学堂乐歌大部分是填词作品——利用西方现成的歌曲旋律填配中文歌词。对中国文人而言,倒也得心应手。因为根据曲牌填词,本就是传统私塾中的必修课。当然,如沈心工、李叔同等学堂乐歌的先驱,必定要去尝试创作歌曲,但终究是凤毛麟角。不过学堂乐歌及其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国学校歌曲,对以后的革命歌曲、艺术歌曲与通俗歌曲的产生发展,却起到了准备作用。

  • 上世纪上半叶赴海外留学的一代音乐家,多少都受到学堂乐歌的影响。当他们在欧美学习时,又不约而同地相中艺术歌曲这个形式。原来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两大特点:一,选词极为考究,经常选择歌德、席勒等名家大作;二,钢琴不是伴奏,而是协奏,与人声共同表现。这样的体裁可谓顺手:中国有足够多的好诗词,魏晋唐宋取之不竭;而人声加钢琴,比起管弦乐队,在写作技术上要简单很多。所以中国音乐人往往在初学西方作曲技法不久,就开始尝试艺术歌曲的创作。青主的《大江东去》、赵元任的《听雨》就是此类佳作。而当进入更深,则又是一个境界,如萧友梅的《问》、黄自的《天伦歌》。更有融会贯通者,将艺术歌曲的创作融入大型体裁,则更显智慧,如星海的《黄河颂》。

    今天,当我们重唱早年的艺术歌曲,当有了历史而产生了距离感之后,它的价值会显现得更清晰。当然这些艺术歌曲不可能都是艺术精品。但大浪淘沙后,一些具有较高艺术特质的作品便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浮现出来,如金子般璀璨,如钻石般永恒。

    ●辛亥革命影响下的黑白键

    林 达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十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献给肇庆天主教堂的一架“哈普希卡”古钢琴,可谓迄今为止第一次见载国内史册的钢琴记录。进入清朝后,因雍正之后的“闭关锁国”政策,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受到限制。19世纪末,虽然租界中已经出现了谋得利、罗办臣、赍瑞罗等琴行销售钢琴和西洋乐谱,但那更多是服务于洋人,与国人关系不大。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闭关国门”的枷锁顷刻土崩瓦解。今日中国最为普及的西洋乐器钢琴,正是从那时起逐渐发展起来的。

    具体地说,钢琴在中国的发展,与辛亥革命影响下的“学堂乐歌”密不可分。当时许多师范学校为学堂乐歌的教学而专门设置音乐专业,并纳入钢琴课程。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私人钢琴教师,尤其是暂居国内的白俄和犹太音乐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在几大开放口岸城市中广泛教学。而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音乐家也都以各种不同方式展开在国民中的早期音乐教育。

    1913年,赵元任根据民间音乐曲调,改编创作了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并于1914年5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风琴演奏会上公演,拉开了中国键盘音乐创作的序幕。1915年,他又创作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于《科学杂志》第一期公开发表,这是迄今可见的第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钢琴曲。当时如钢琴小品《偶成》《小朋友进行曲》、李容寿先生的《锯大缸》等,虽然在作曲结构上比较简单,但无疑是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此后,曾经历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萧友梅的钢琴作品《新霓裳羽衣舞》,在创作上舍旧取新,在和声色彩以及音调技法也更具专业,但依然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性,影响了后来的贺绿汀、陈田鹤、俞便民等一批中国作曲家。

  • 1929年萧友梅创办上海国立音专后,即高薪聘用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查哈罗夫,并培养出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如李献敏、江定仙、丁善德、吴乐懿等,对今天中国钢琴家在国际舞台上创造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大音乐学院都开设主题研讨会,开始重温那些久未提及的早期音乐界人物和作品。其实钢琴在学堂乐歌中虽然只是伴奏乐器。但中国的前辈音乐家并未满足于此,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人才。相反,当我们在钢琴上流畅地弹奏巴赫、贝多芬、肖邦的作品时,却对乐坛前辈倾心所写的音乐作品置若罔闻,实在让人心痛。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69.197.***.***
    069.197.***.***
    8
    208.110.***.***
    208.110.***.***
    7
    220.115.036.***
    220.115.036.***
    发表于2011.10.17 04:51:41
    6
    117.090.120.***
    117.090.120.***
    发表于2011.10.16 12:39:13
    5
    03
    辛亥革命?
    似乎思想启蒙还未完成吧??
    有必要再启蒙启蒙一下。
    发表于2011.10.16 12:38:24
    4
    03
    现在回头来看,不能用一个东西把另一个东西完全否定。不管对历史还是音乐,必须以平和的心态来客观看待。
    说的好,可惜太多的精品已经被我们所遗忘了。。。。
    发表于2011.10.11 10:43:52
    3
    03
    发表于2011.10.10 23:43:28
    2
    180.171.068.***
    180.171.068.***
    发表于2011.10.10 17:49:4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311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