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嘉雷特:用摇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爱上古典乐
王华震 于 2012.09.14 23:22:34 | 源自:外滩画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如果让小提琴家戴维·嘉雷特(David Garrett)来上海走一场T台秀,那围观他的粉丝可能会更多。见到嘉雷特之后,你会想起丘吉尔对费雯丽的评价:她有如此的演技,何需有如此美貌;她有如此美貌,又何需有如此演技。今年2月27日晚,戴维·嘉雷特的“摇滚交响曲”(Rock Symphony)上海音乐会门票被黄牛炒到2000左右。一个外地飞来的姑娘买不到票,苦苦央求另一个手上有票的人;另一个武汉赶过来的小伙子下飞机时,被淘宝卖家通知票已经售罄(之前他们在网上已完成交易),他拖着行李箱徘徊在音乐厅门口,他面前嘉雷特的巨幅海报无法为他遮挡当晚的寒风。

  • 这种景象在以演出古典音乐为主的上海音乐厅门口并不多见。我问武汉小伙子到底嘉雷特身上什么东西吸引了他,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就是那种气质吧,各方面的综合气质。”

    “那你觉得他琴拉得好吗?”

    “我是觉得很好,特别是巴赫的《咏叹调》,特别好。”

    当晚的演出曲目中也有这首《咏叹调》。插电提琴配一把吉他,依依呀呀,像是一首抒情摇滚,宗教气息一扫而尽,而是俊男帅哥对你如诉衷肠。“也许这就是嘉雷特要的效果。”我对自己这样说。这效果显然非常奏效,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当晚坐席中很多年轻夫妇带着孩子来听,嘉雷特若看到应该会很开心,他说:“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古典音乐。”只是依我看,当晚的真正精彩之处,不是他以摇滚形式改编的古典乐曲,而是他用摇滚名曲改编的小提琴曲,比如枪炮与玫瑰的“November Rain”便改得荡气回肠。

    嘉雷特的外形让他在舞台上占尽便宜。还是纽约茱利亚音乐学院学生时,他已出现在阿玛尼的秀场和Vogue杂志上,包括索尼、奥迪汽车等众多名牌,都邀请他作代言人。对这段经历,他现在不愿多提,也厌于别人问起,“那都是生活所逼,音乐学院的学费太贵了!”

  • 他小时候的经历早已经被大众传媒传奇化。出生于德国亚琛,母亲是美国一家芭蕾舞团的首席,父亲则是德国法律专家。十岁时,他开始与世界顶尖乐团合作完成独奏演出;12岁时,便与伦敦爱乐、洛杉矶爱乐、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以及传奇小提琴家梅纽因同台演出;13岁时,DG唱片公司已为他出版了一系列古典音乐唱片。这一连串的“神童”经历得益于父母从小的熏陶,但也使他的童年变得“沉闷枯燥”,除了古典乐还是古典乐。

    所以当他16岁第一次听到摇滚乐时,“另一个世界的窗户打开了”。他钟爱贝多芬,但青春期的他似乎更愿意把自己的名字与Aerosmith、U2、Nirvana联系起来。于是他逃了皇家音乐学院所有的课,因为那“太无聊了”。摇滚对他来说,是反叛的工具。

    18岁,他独自离家来到纽约。在这里,他的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摇滚、民谣开始占据他的生活,他似乎抛弃了古典音乐。但不久,他发现自己仍然无法忘记小提琴,于是他决定报考茱利亚音乐学院。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也在那里。帕尔曼也许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倾听你自己”,是帕尔曼留给他的最好衷告。自己的心声是什么?也许彼时的嘉雷特并不清楚,但接受采访时,他已经斩钉截铁地说:“古典音乐是我的精神家园。”摇滚已经从反叛的工具,变成他推广古典乐的工具。这样的说法也许对摇滚乐迷是种不敬,但你若听过他的摇滚,便可大致原谅他的“工具说”。

    嘉雷特从2006年开始制作由自己主导的唱片。这一年,《自由》(Free)面世,专辑名称已经昭示了他不甘被束缚于古典音乐的领域。在这张专辑中,他尝试将多种音乐元素,包括流行、摇滚、节奏蓝调等风格,融合进他的古典提琴音乐世界里。专辑里有蒙蒂的《恰尔达什舞曲》(Csárdás - Gypsy Dance),有重金属乐队Metallica的流行金曲《无所谓了》(Nothing else Matters),还有音乐剧《西城故事》的主题曲《某处》(Somewhere),甚至还有电影《激流四勇士》的配乐《五弦琴决斗》(Duelling Banjos)。若仔细观察,这些庞杂音乐的一大共同点,可能就是大部分都来自美国。他在逃离欧洲,来到北美新大陆,特别是当代文化中心纽约之后,接触了大量的当代音乐。把这些庞杂的音乐贯穿起来的,就是嘉雷特的琴声。有人从小渴望接受正规的古典音乐教育而不得,有人天生成长于这个体系之中,却在长大后时刻想着逃离。当初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逃课以至被勒令退学,这样的举动,不是少年得志之人,也很难做得出。

  • 进入跨界音乐领域的嘉雷特,有他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如今音乐已变得越来越没有界限。虽然在音乐产业里,很多东西开始分离瓦解,但是音乐世界本身,反而有越来越多元素相互结合起来,这也许可以更好地解释我所做的工作。我只是把所有最好的东西挑选出来,并享受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美好过程。”

    在第二张专辑《艺术鉴赏家》(Virtuoso)中,嘉雷特只在第一张的基础上加进了两首新作品,其中有一首是颇为流行的《你鼓舞了我》(You Raise Me Up)。之后的几张专辑,嘉雷特基本延续了第一张专辑的思路,即用小提琴来演奏各种各样当代音乐。在这样的摸索中,年轻时给过他震撼的摇滚越来越成为他的主要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张专辑《安可》(Encore),其中出现了大量他自己作曲的作品——嘉雷特在茱利亚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便是一曲赋格。专辑的曲风越来越多样化:有轻快如流行曲的《新一天》(New Day),也有重金属风格的《摇滚前奏曲》(Rock Prelude),更有纯古典风格、仿勃拉姆斯的《冬日摇篮曲》(Winter Lullby)。

  • 此前他在上海的音乐会“摇滚交响曲”,来自他的第6张同名专辑。这张专辑自2010年7月由Decca公司发行后,迅速在德国夺冠,获德国“白金唱片奖”以及瑞典和奥地利的“金唱片奖”。登陆美国Billboard古典跨界排行榜第一周,便拿到亚军,并高踞冠军位置达13周之久。专辑中收录了不少摇滚经典——《少年心气》(Smells Like Teen Spirit)、《十一月的雨》(November Rain)、《昂首阔步》(Walk This Way)、《傀儡之王》(Master Of Puppets)、《生死关头》(Live And Let Die)等。它是嘉雷特所有专辑中最“摇滚”的,是他对钟爱的摇滚乐队的致敬。嘉雷特说:“我特别喜欢80年代的摇滚乐,尤其是强力民谣(power ballad)。而这张专辑中加入的管弦乐部分,则会使摇滚音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音乐会现场的曲目和专辑中差不多,但并没有管弦乐的磅礴伴奏,只有一把小提琴、两把贝斯、一架鼓和一台键盘——标准的摇滚乐队配置,只是灵魂落在了小提琴上。

  • B=《外滩画报》
    G=戴维·嘉雷特(David Garrett)

    B:之前在上海的演出来了很多十几岁的年轻人。

    G:对,我看到了。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就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古典音乐。摇滚可能会吸引他们,但我真的希望他们能通过摇滚爱上古典音乐。

    B:那次演出为什么不采用不插电的形式呢?上海音乐厅还挺适合不插电的。

    G:当然可以。但那是我第一次来上海,而且上海是巡回演出中的一站,其它地方有各种各样的场地,我们只准备了一套设备。也许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会不插电。这都取决于场地。

    B:演出开始时,你从观众席背后入场。你在很多场演出中都用了这一招,为什么?

    G:这是我的主意。因为在古典音乐厅,人们总是正襟危坐,我是想告诉观众,快放松下来,现在不是古典音乐时间。这种方法能一下子让观众很放松。

    B: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摇滚的?

    G:非常迟,大约在16岁。那时我开始住校,才有了一点自己的空间。一开始,我父母都是古典音乐发烧友,他们一个是律师,一个是舞蹈家,都对古典音乐很热爱,我跟着他们只能听古典。

    B:那第一次听摇滚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G:第一次听的是皇后乐队的作品,觉得真是太棒了。但古典音乐还是我的家,古典音乐的纯洁性无可替代。但是那时候听摇滚就像从窗户里看到一个新世界。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

    B:你在皇家音乐学院念书的时候经常逃课吗?是不喜欢他们的教育方式?

    G:那时我特别想去纽约,但我父母只让我去伦敦。我真的不喜欢这个学院。我觉得它的课程非常无聊,我从来不去上。

    B:但你后来还是去了纽约的茱利亚音乐学院,为什么?

    G:因为帕尔曼,完全是因为他。这也是我一定要去纽约的原因。这个人我非常崇敬,能成为他的学生给我带来了很多灵感。

    B:他对你在音乐方面有哪些影响?

    G:准确地说,是各个方面都影响很大。我和他在一起待了4年,亦师亦友。他是个伟大的小提琴家,而且很乐意为别人演奏。他总是说,做一个音乐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倾听你自己”。

    B:在茱利亚音乐学院时,你有组建过摇滚乐队吗?

    G:没有,那是毕业之后的事情。但在学校的时候帮我同学做过类似的事情。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也会觉得不可思议,我当时就想做一些和古典音乐无关的事情。

    B:那时候最喜欢的摇滚乐队是哪支?Metallica?

    G:我很喜欢Metallica,是他们的粉丝,但那时候听得不多。最喜欢的是Green Day,2004年前后。我听了大量的当代摇滚乐。

    B:那现在呢?有中国音乐吗?

    G:我现在不止听重摇滚,还听各种各样的音乐。这在我的专辑中也有反映,我用了各种各样音乐元素,民谣、R&B,等等。我知道中国有很多传统的弦乐器,中国音乐我听过,但具体是哪一首我说不出。

    B:那你怎么会去干模特这一行的?只是为了赚钱吗?

    G:做模特和我的音乐完全无关,我不喜欢这一行。音乐学院的学费非常贵,每年3.8万美元,按那时的汇率,是4.1万欧元,对我来说是天文数字。我父母那时已经不给我学费了,我不得不自己赚钱了。

    B:你觉得能把古典音乐和摇滚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G:好的品位和品质。这有可能是天生的。一个古典作品摆在我面前,我会问,我能对它做些什么?这就像做实验一样,有些很好的作品改编过来也许就什么也不是,也有些一般的作品却很适合改编。而且每个作品我都会做大约100个不一样的demo,不停地试,看哪种改编更合理。

    B:那现场演出古典曲目和流行曲目有什么不同?

    G:对我来说没什么不同。当你演奏古典乐时,你要诠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你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说些什么。如果是浪漫派的曲目,有一件事情你必须做,那就是炫技。所以说,每部作品都需要不一样的诠释,流行和摇滚同样道理。如果你有不错的音乐功底,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B:除了贝多芬,还有哪位古典音乐家你觉得具有摇滚气质呢?

    G:噢,当然是巴赫。巴赫给我的这种感觉最强烈。他的乐曲结构、他的简洁以及他的精确性。到后来,交响乐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在巴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原初的东西。巴赫既复杂又简单。

    B:那马勒呢?

    G:马勒是个伟大的作曲家。我也改编过一首他的作品,但我觉得他的作品和摇滚离得比较远,他更多地关注旋律。马勒在一个不一样的时代,充满了情感,但摇滚就好像黑暗中的一道光。

    B:把古典和摇滚融合在一起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你脑中的?

    G:我是从某几首具体的作品开始的。一开始,我只是想让这些作品变得不那么像古典音乐。我从小在古典乐的氛围中长大,很渴望有一些不一样。后来我就慢慢开始寻找,我也说不清楚到底要找什么,但我就是觉得有些音乐可以不一样。同时,寻找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事情就在寻找的过程中慢慢成型,不是一开始就有明确想法的。其实也不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算知道了也会随着作品的增加而改变。

    B:你是怎样为专辑《摇滚交响曲》选曲的?

    G:来自本能和感觉,最后,在选择了20首要录的曲子后,需要让整张专辑的音乐从头到尾都感觉良好,这时就要考虑曲目的顺序,比如哪首曲子应该放在哪首后面,你可能需要作一些调整,但整个过程其实很自然。

    B:单曲《摇滚交响曲》的灵感来自哪里?

    G:我在纽约的时候,一天晚上窗外的汽车声音很吵,我失眠了,就想写点东西,一些关于美好生活的东西,关于我的家乡,我的童年。我的钢琴师约翰.海伍德(John Haywood)那时也在。

    B:你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我发现你改编了很多电影主题曲。

    G:电影配乐有时会毁了一部电影,但有时也会让一部电影变得伟大。20世纪前期的一些电影用了很多交响曲,有些是非常伟大的作品。我看电影会很在意配乐,有些配乐好的烂电影我也会很喜欢。

    B:你最近的专辑《遗产》(Legacy)是一张很纯正的古典专辑,这是一种回归吗?

    G:我每天都在古典乐的氛围之中。人们总是说回归,其实我没有离开过。对我来说,古典音乐依然是我的精神家园,我是一个古典乐演奏家,而不是摇滚乐演奏家。我演奏摇滚乐,只是想给古典音乐带来不同的感觉,能让更多的人爱上古典乐。

    B:你的那把斯特拉迪瓦里,它与其它小提琴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G:是的,它很珍贵,音色也很棒。但每一件乐器都要适合演奏者,这就像找女朋友,要找到合适的才行。它的特殊之处可能就是适合我吧。我非常幸运。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0.037.255.***
    120.037.255.***
    发表于2018.09.20 08:55:47
    12
    110.085.***.***
    110.085.***.***
    acwell删除此贴于2013.10.05 12:15:48
    发表于2013.10.05 10:21:51
    11
    发表于2012.09.23 10:40:20
    10
    03
    加勒比海盗的片尾曲“He's a pirate”是他演奏的。只知道他的这一首曲子,很不错,场面既宏大,又很诙谐,很有杰克船长的风范。
    发表于2012.09.19 08:50:06
    9
    111.161.009.***
    111.161.009.***
    发表于2012.09.19 03:08:27
    8
    03
    以后我注意…
    此帖使用Android提交
    发表于2012.09.15 23:07:20
    7
    03
    但小提琴我还是比较喜欢纯古典的表现方式
    发表于2012.09.15 15:23:09
    6
    03
    相当好听!
    蛋炒饭修改此贴于2012.09.15 15:32:43
    发表于2012.09.15 10:38:44
    5
    03

    此帖使用Android提交
    发表于2012.09.15 00:09:29
    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05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